登革熱提早爆 恐雙疫夾擊雨季未到現本地首例 食環急滅蚊

登革熱提早爆 恐雙疫夾擊
雨季未到現本地首例 食環急滅蚊

【本報訊】武漢肺炎未除,本港出現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病人是元朗崇山新村一名84歲農夫。衞生防護中心指出,天氣未轉熱亦未到雨季便出現本地登革熱個案,不排除本地一部份白紋伊蚊已帶有病毒,令人擔心會如前年般出現爆發,當局要同時應付兩場疫症,「非常麻煩」。
記者:麥志榮 于健民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在例行記者會上,主動公佈本港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病人是一名84歲、居於元朗崇山新村的男子,過去30日沒有外遊紀錄,而且大部份時間在村內務農,中心相信他在本港受感染,並正聯同食環署實地視察及大舉滅蚊。截至昨日,本港今年錄得19宗登革熱外地傳入個案,今次是今年首宗本地個案。

患者居住的崇山新村衞生環境欠佳,路旁堆滿垃圾。黎家駒攝

白紋伊蚊

或已有本地蚊帶毒

張竹君表示,病人4月3日開始發燒,到元朗普通科門診覆診高血壓時,曾留下深喉唾液樣本,結果呈陰性。他到4月7日仍然未退燒,到博愛醫院急症室求醫,轉介到屯門醫院跟進,4月9日證實染登革熱,現已退燒,情況穩定。

病人與太太同住於元朗崇山新村93A,他經常會到同村家人的後園耕作。病人表示村內及家人的後園有蚊子,但未能記起曾否被蚊叮咬。病人太太及居於同村的家人至今沒有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張竹君指出,現時未到雨季、天氣未轉熱便已有本地個案,令人擔心將會出現大型爆發,不排除本地一部份白紋伊蚊已帶有該病毒,可能與登革熱外地傳入個案有關,有輸入登革熱個案患者被蚊子叮咬,蚊子從而帶病毒。「如果有爆發,我哋除咗要應付新型冠狀病毒,重要應付登革熱,都係非常麻煩」。她呼籲市民外出除要戴口罩,亦要防蚊蟲,到戶外地方要搽蚊怕水,穿長袖淺色衣服。

衞生防護中心已派員到病人住所附近作環境調查,並了解附近有無其他登革熱個案,以及向居民提供健康建議,今日亦派員到現場滅蚊。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會在病人居所及潛伏期和感染期內曾到訪地點的500米半徑範圍內,展開蚊患調查及防蚊滅蚊工作,並會到場蒐集白紋伊蚊樣本,化驗是否帶有病毒,以助尋找登革熱個案的感染源頭。

元朗區十八鄉東區議員李俊威昨日傍晚隨食環署人員到崇山新村,視察環境及旁觀滅蚊工作。他表示,根據部門提供資料,染上登革熱的老翁主要於村內第四區與第五區之間地方務農。他稱,會盡快跟進其他滅蚊工作進度。

本港2018年曾出現登革熱爆發,共有29宗本地登革熱個案,當中19宗與獅子山公園有關,長洲亦有10宗。

食環署今年的誘蚊產卵器指數,元朗區三個分站,包括天水圍、元崗、元朗市中心,3月分別錄得0.8%、4.1%及0.9%指數,屬最低的「一級」警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