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港人才開始自劃黃色經濟圈,但「紅色」經濟圈早已成形;在大家專注疫情之際,政府密密批出合約標書,中標者絕大部份為中資,讓他們在經濟不景下取得「及時雨」。本報檢閱首季簽訂的招標結果,顯示由油站、基建工程、清潔服務合約,都由中資奪得,涉及金額約60億元;其中中石油以28.88億元投得原由外資石油公司經營的多個油站,進一步滲入香港民生。
記者:王琳 潘曦
政府大量「油水」項目,包括有經營權長達21年的油站。紅色資本中石油,旗下全資持有的中國石油國際事業(香港),去年底成功以超級標書方式,以28.88億元整批投得大圍、粉嶺、大埔、觀塘道及太子道東共五個油站;這些油站原經營商為外資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蜆殼、雪佛龍等。而經營權長達21年,意味車主或被迫光顧國有「紅色企業」,亦令中國石油國際事業(香港)經營的油站數目,由10個增至15個,增幅50%。
中鐵建夥殼王奪基建工程
據政府內部資料,以上油站只是2018年到期的32個油站招標計劃一部份,現時尚有20個油站將會分4批、在2020年至2022年間招標,另有四個待定。如中石油或另外一間中資石油公司中石化旗下中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成功得標,中資在加油站市佔率可由現時約30%,增至近44%。
經濟學家關焯照對此指,內地透過中石油與中石化爭奪汽油供應這個具戰略性行業,獲得香港相關業務話事權,用意在於逐漸牢控香港命脈,「中央都打晒開口牌,要中資企業擴大版圖,增強影響力」;擴大中資油站市佔率方法,就是每當美資油站經營權到期,政府再招標,兩大央企便趁機出天價投得相關油站,從而逼走美資油站,形成中資進、美資退循環。
關焯照指,中資油站為增強市佔率,額外提供油價優惠是另一方法。他表示,香港汽油每公升定價基本上所差無幾,以普通汽油為例,每公升介乎15.14至15.84元,故提供高折扣油價優惠,是吸客「撒手鐧」。
不過有車主抗拒中資油站。車主劉小姐指,自己主要光顧美資油站,因為現時仍是「梗有一間喺左近」,覆蓋率高;另外油卡儲分亦慣常集中於一、兩張,以方便兌換積分禮品。她指對中資油站汽油質素有憂慮,同時該些油站位置極疏落,十分不便。雖然中資油站常為會員提供較大折扣優惠,但由於填寫個人資料不知有何用途,故種種原因均令她盡量避免光顧中資油站,「除非架車冇晒油,而方圓百里得一間中資油站可以入啦,但都唔會申請油卡囉」。
政府基建工程這些油水項目,豪無懸念亦由中資奪得。國企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與「殼王」陳國強旗下保華建築組成聯營,2月中標一項粉嶺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粉嶺繞道東段(崇謙堂至九龍坑)工程,金額達22.68億元,為今年以來政府批出最大工程合約。
莊臣赤化 獲7億潔淨合約
國企及具工程經驗的公司組成聯營競標,市場人士指,一方面國企可參考香港企業原來的經驗進軍香港工程界,二來香港企業可以找合作夥伴分擔工程,分擔風險,可謂志在必得。
該合約原預期去年底展開,工程包括建造一段由崇謙堂至九龍坑、長約兩公里高架橋及建造相關隔音屏障、修改公路及支路,並改動及加建現有何家園行人天橋,及重置粉嶺公路巴士轉乘站等;或因為反送中運動而受延遲,導致現時才可批出。
由大工程、長達21年的油站,至潔淨服務,都有中資身影。莊臣取得今年多張政府合約,合約金額共達7.2億元,包括中西區、半山區及黃大仙區街道清潔、為將軍澳警署及將軍澳少年警訊會所提供清潔及支援服務,及為東區、灣仔區、中西區及南區康樂場提供潔淨及輔助服務。
莊臣這港人熟悉的企業,早被紅本資本逐漸控制。該公司去年招股書顯示,珠海政府控制的香港華發投資有限公司及旗下上市公司華金資本,2015年及2017年以2.74億元入股莊臣59%股權,其後上海市旗下上海實業為第二大股東的粵豐環保,2018年亦購入剩餘的41%股權。上市後,現由華金資本持股四成,粵豐則為三成,這間原以香港為創辦基地的香港公司,早已淪為一間「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