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個月前,梨木樹獨居伯伯「一個口罩都冇」落街排口罩,鏡頭前受訪哽咽落淚:「無得擔心㗎。」 畫面觸動全港,也觸動IT人的心。當時全港陷入口罩荒,公公婆婆凌晨在藥妝店外吹風通宵排隊歷歷在目,Miffy(化名)的朋友在一片愁雲慘霧下找上她,也找上了一眾IT人,打算以IT知識為有心人和缺罩者拉線,令抗疫資源得以有效分配。
「香港人唔可以被滅族」
口罩荒時期,不少熱心市民成功搜羅一定數量口罩存貨,願意將部份捐出;另一邊廂仍有大量基層人士、行動不便的長者無法取得防疫物資。於是,「抗疫資源分配平台」作為自助中間人的身份出現,讓非政府組織等接觸有需要人士的機構成為「分配點」,手上有物資可分享的有心市民,則可自行找到適合的分配點提供物資。
平台需要建造,整合資料和製造地圖都得花大量工作,Miffy憶述:「(當時)好瘋狂,我哋剛好有齊IT各個崗位,好記得我哋只係開咗一個ZOOM Meeting就開始做嘢。」眾志成城,平台三天內完成開始運作。為何Miffy如此投入?她說當時正值家人去世,心情低落之時觀察到醫院開始收緊物資分配,見到朋友提出此計劃,便即時答應加入。
人人以口罩當身家,但不少人願意為陌生人送上大量口罩。一些有意捐贈物資的人士未了解平台的自助捐贈形式,會私訊平台專頁詢問,Miffy因此得知有心人一次捐出400組口罩搓手液套裝,非常誇張。Miffy作為平台管理員之一,負責聯絡新分配點,例如「社福聯合陣線」近日有意將手上的黃店物資收集點加入平台,她「未收到名單先興奮」,找到新機構和物資點是一種滿足。她希望受惠對象不分黃藍,「因為對我哋香港人嚟講,呢個係一場瘟疫,人命關天,香港人唔可以被滅族」。
Miffy本身是黃色的士頻道的管理員,每天幫黃的司機當值接單。「同路人的士平台」只有五、六十名司機,疫情下客人少之又少,但Miffy從不放棄當值,作為70後打工仔的她上班前後都會坐低「開台」,再偷時間打理抗疫資源分配平台,日以繼夜,她說「睇連登都無時間,返工一搭車就釣魚」。將私人時間全數奉獻,她一點也不介意,處處為頻道的士司機着想,熟絡之後總是擔心他們無單、面對健康問題要出入醫院,事事上心;對於身邊人的口罩存量亦熱心幫忙,分享買罩途徑;分配平台方面,她繼續協調新的合作機構,可謂百足咁多爪。
訪問前一天,她透露有新的任務:做中間人幫手足找freelance工作。終於她嘆氣:「有試過諗,由朝到晚不停咁做,真係好攰啊。」不久,她又補充:「可能除咗做Admin,我都無嘢可以做。」
■記者黃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