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衞應對武漢肺炎手法惹美國不滿,專家相信美國中止對世衞撥款,受害的將是依賴世衞處理公共衞生問題的發展中國家。
轉靠私人捐款者
美國自世衞1948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最大金主,每年會費和自願撥款逾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貝特認為,美國「閂水喉」短期對世衞不會有太大影響,因財政年度預算持續幾個月,世衞管理層亦寄望11月領導層換血,又或者讓他國填補財政空白。但分析相信,沒有美國財力支援,給予其他仍在抗疫成員國的資助可能無法迅速加碼,負擔可能落在蓋茨基金會、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私人捐款者身上。
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舍費爾認為,美國停止「泵水」的影響縱使不會即時浮現,「中止撥款始終代表大大削減世衞資金,而受武漢肺炎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很大程度上依賴國際援助來解決公共衞生問題。美國或可透過其他渠道提供顯著援助,但扣起對世衞的撥款將對這些國家應對武漢肺炎構成負面影響」。
他又提到,世衞籌集的62.7億美元(約489億港元)資金中,僅5.54億美元(約143.2億港元)、即約9%流向世衞「緊急衞生計劃」,另有3.06億美元(約23.8億港元)用於人道疾控工作類別:「換句話說,似乎2018至2019年間,世衞資金不足15%是用於打擊國際流行病」,認為世衞應更聚焦處理國際健康威脅,而非僅處理非傳染病類別的健康領域。
世衞數據顯示,美國有不少撥款用於「根除脊髓灰質炎計劃」及資助非洲健康營養服務;據美國國務院2018年提交國會的報告,世衞約3%的工作崗位由美國人擔任。暫未知美國閂水喉後對這些方面是否有影響。
美國霍士新聞/《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