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之劫了結無期。正當全球經濟一片愁雲慘霧、陷入衰退之際,亞馬遜股價逆市而上,尋且登上新高,重奪市值超過萬億美元寶座。與此同時,這家以網購聞名的科技巨無霸又透露,為了應付如雪片般飛來的新定單,過去一個月已增聘了10萬名員工;即使員工數目已超過50萬大關,在可見的將來仍會每星期僱用多5,000人。足見只消能執生應變,逆境中不乏生機。
亞馬遜化危為機
亞馬遜的可喜表現讓人油然想起馬太福音10個童女的寓言:等候新郎來臨時她們打盹睡着了,及至新郎臨門,五個童女不夠油張燈迎接,央求五個預備夠燈油的童女相讓卻不得要領;到她們走去買油回來,門已關上,錯過迎接新郎的機會。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不管眼前疫情如何可怕,瘟疫終究會過去,及早準備化危為機,將得到亞馬遜般的回報。
儘管經濟陷入衰退,絕大多數科技公司對前景可展望樂觀。《華爾街日報》指諸如蘋果電腦、谷歌、面書等高科技巨無霸莫不趁着此職場黯淡時刻招兵買馬,以壯大疫後經濟重建的員工陣容;可見非獨亞馬遜才曉得作化危為機的準備。此番準備又不局限於增聘人手而已。吸收了武漢病毒的慘痛教訓,好些企業開始調整運作模式,以加強防疫措施。有見於要求員工申報健康狀況、量度體溫、檢測病毒,將成為所有企業的恒常運作,通用汽車打算為員工驗血、作抗體測試,進而擴張規模,在生產汽車之外,發展測試病毒業務。
不故步自封而隨機應變乃亞馬遜的強項。當初為了發展網購業務,資訊科技不假外求,添置伺服器材、自行研發網絡軟件;發展下來,其設施規模除了足以應付本身的需要,且開闢了舉世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業務。網購雖是亞馬遜招牌本業,實則數據中心方為旗下最賺錢的生意。亞馬遜的員工數目較通用汽車多三倍,是以更具規模效益設立實驗室替員工做病毒測試,進而像數據中心那樣發展為一門獨立生意。果如是,病毒以至健康測試將不難像使用亞馬遜網購那般價廉而方便。
港產口罩顯意義
除了測試病毒,往下去,醫藥防護裝備顯然亦將是所有營商運作的必需品。有見及此,豐田汽車打算像通用汽車那樣隨機應變,加入生產防禦裝備的行列。除了催生新的產業,武漢病毒之劫勢將改變企業的運作模式。家居工作無疑將慣見平常,即使依然上班,為了減低感染機會,上班時間將更賦彈性。總的而言,借助通訊科技遙距上課、上班、開會將成為指定的防疫舉措。善為掌握,不用說這些皆為疫後重建的生機。
在這場環球抗疫戰中,小小香港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沙士之役,讓香港人大大提高了衞生意識,使用公筷、潔手液殆為常規;而全民戴口罩以阻截病毒傳播,尤其成為了舉世的防疫共識。可以斷言,口罩將像廁紙一樣成為人們的生活的必需品。
隨機應變亦非由亞馬遜獨領風騷。標榜香港製造的「王維基口罩」亦在這個時候登場,以大約每個兩元的價格應市。當全城在2月搶購口罩之時,王維基闖出本業,從台灣引入生產口罩的設施;經過一輪測試認證,終於應市。股民酬報其化危為機的努力,推高香港電視的股價,自不待言。瘟疫過後,沒有人知道港產口罩會否是一門站得住腳的生意,只要隨機應變、執生求存的香港招牌鬥心尚在,將不致平白糟塌掉這場代價高昂的災劫,化瘟疫為生機。自強、自救,香港人加油!
周一至周六刊出
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