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下市場貸款需求升溫,金融產品比較平台MoneyHero指出,今年首季,經其網站申請貸款宗數按年大幅上升近65%,按季升逾28%,單計3月份,申請數字按月急升71%。平台預料,第二季「短期」及「特快貸款」需求將上升,惟財困人士仍可透過借貸取得臨時現金流,故此申請破產人士不會於第二季急升。但若下半年疫情仍未放緩,影響將於第三季浮現,申請債務重組或破產的市民或將明顯增加,銀行亦會因應壞賬及環球經濟風險而調升貸款息率。
特低息或涉手續費
調查更顯示,不少財務公司借貸時暗藏陷阱。當中不但不會上載可供參考之「實際年利率」表格,即使網頁列明貸款計劃「受條款細則約束」,消費者亦只能致電熱線才可了解其詳細內容。至於一些強調「特低利率」,甚至「零息」的貸款則有機會收取手續費或行政費,而其金額更可能相當於利息支出,最終借貸成本可能與其他產品利息相若,甚至更高。
故此該平台提醒申請人,借貸時應先參考「實際年利率」表以比較貸款計劃,而非單純考慮其利息。借款人士亦須計算清楚貸款總開支,否則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