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涉款逾1,300億元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仍被指漏洞處處,特首林鄭月娥昨宣佈,保就業的810億元工資補貼計劃,僱主只能選定今年1月至3月其中一個月的數據計算薪酬補貼總額,並要承諾補貼期內的人手數目不能低於3月的僱員數目。工會組織批評計劃小修小補,繼續縱容僱主剝削,扣減僱員人工,更可能出現「幽靈員工」,「左手收津貼,右手落返袋」。
記者:梁銘恩 王家文 張文鈴
林鄭月娥昨傍晚召開記者會指,本港失業率達3.7%,若政府不出手保就業,失業率勢惡化,計劃推出後聽到最多的反應是要快。政府昨已向立法會議員提供文件,希望財委會可於本周五審議通過撥款。她指僱主申請計劃後須承諾半年內不裁員,補助金須全數用於員工工資,不能補貼租金等開支。
籲市民先舉報後審查
v勞福局交代津貼僱員一半薪金的保就業計劃詳情,計劃分兩期發放,第一期會發放6月至8月的僱員薪金津貼。勞福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僱主可選擇今年1月至3月的其中一個月作為指定月份計算薪金總開支,政府發放津貼時,企業員工人數必須與3月份一樣,並要將全數津貼轉交員工,如僱主申領的津貼比實際員工人數多,需向政府退回多出款項。當局只會確認企業員工數目是否符合3月份的數字,不會對比發放津貼前後的員工身份。
羅致光指,計劃不能規管僱主在收取資助後,需對減薪員工加回薪金或取消無薪假,但認為僱主申請資助後可派予員工提升士氣,不明白僱主為何不這樣做;又指若要規管會變得複雜,不能短時間內推出,重申如發現僱主違規,政府可循民事訴訟全數扣起補貼甚至追加罰金,「啲錢使咗都要嘔返出嚟」,如僱主涉及欺詐更屬刑事罪行,預計違規者只佔少數。當局屆時會公開向企業津貼的金額及企業員工人數,如有不合理市民可先舉報後審查。
他承認計劃或增加勞資糾紛,會加強調解服務,又稱明白會有很多情境,擔心僱主領取資助後作不合理對待,但他不相信會出現誇張情況,反問如果有公司這樣做,如何向僱員交代及保持聲譽。至於勞工團體質疑僱主可「換血」解僱高薪員工改聘新人,羅致光不認為屬漏洞,形容僱主做法等於懲罰自己,缺乏有經驗的員工帶領下,「間公司好大機會執笠」,如申領補貼的公司期間倒閉,亦要全數交還補貼。
職工盟斥縱容減人工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指保就業計劃細節繼續容許僱主扣減僱員人工「好大鑊」。他舉例指,僱主以受疫情影響較細的一個月作為指定月份申領工資補貼,當時僱員平均月薪1.8萬元,由於工資補貼為僱員月薪50%,上限9,000元,僱主有機會大幅扣減員工薪酬至9,000元盡取補貼,「如果唔杜絕減人工,只保證唔裁員,係縱容僱主剝削」。
蒙續指,政府「保人頭」做法同樣有漏洞,因僱主裁員後,除可改聘較低薪人士、散工或兼職工代替,甚至可安排親友當「幽靈員工」以充撐僱員數目,變相「左手收津貼,右手落返袋」,當局應設審查機制,並要求僱主呈交支薪紀錄,以確保補貼如實全數用於支援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