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前獨立非執董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 一事,在內地不斷燃燒,連最高檢和公安部也介入督導調查。同時,內媒藉鮑案順藤摸瓜,發現中國民間以收養為名,公開在網上出售孩子的產業鏈,有群組羅列全國各地「待售」的嬰兒屬「高價」或「低價」;有人以4萬元人民幣 (下同,約4.4萬港元)「預訂」胎兒,也有嬰孩中介稱已出生的孩子,售價為10萬元(約11萬港元)起,網民痛斥以領養為名,販賣人口為實。
有報道指鮑毓明2015年收養當時14歲的養女蘭兒(化名),蘭兒稱自己長期遭受鮑性侵,身心重創。內地媒體《法治周末》發現,蘭兒母親是在網上認識鮑,而網上亦充斥着大量的所謂民間「送養」群,包括在內地一個名為「知乎」的問答網站,居然透過大量送養和收養的問答,來成為「嬰孩交收」的渠道。
售骨肉群組遍全國
本報昨午在Google的搜尋頁仍能見到知乎有關送養提問,但當按鍵進入,則顯示頁面已被刪除。翻查紀錄,問答網站儼如「交收生命」場所,「我有個剛出生的寶寶,女孩,健康寶寶,需要送養」、「有送養女孩的嗎,我想要一個女孩。」《法治周末》的記者則在該類型提問被刪除前,找到一名曾經要求領養孩子的人,對方聲稱已「領到」孩子,花了4萬元,「訂的時候孕婦才懷孕八個月,現在我『女兒』一個多月。」記者也在該人推薦下,加入一個名為「愛心救助站二」的群組。
該群組專門「提供送養、收養服務」,其中一名負責人在群裏發出一份「嬰孩待售表」,「廣東,孕,37周,男,中補……河南,男,8天,低補」,意味這些出售親生骨肉的人遍佈全國,「補」的意思即為「補償款」,即送養者開出的價格,「低補」的意思就是相對便宜。至於是否合法,對方稱「合法去福利院,別在這裏找。我們不犯法,也不合法。」隨即就將記者移出群組,但內地這類型的「領養群」並不稀少。
《新京報》/《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