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灘逾百人除罩大解放

泳灘逾百人除罩大解放

【本報訊】復活節長假期最後一日,港人湧到沙灘放風,淺水灣泳灘相當熱鬧,部份人無視政府封閉文娛及康樂設施的告示,闖入沖身處及公園。有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提醒,泳灘等場所氣氛易令人鬆懈,若大批人前往,有一定程度的感染風險。

不少人昨到沙灘曬太陽,紛紛除下口罩聊天。張志華攝

醫生:氣氛易令人鬆懈

淺水灣泳灘昨午約有數百人,僅一半人戴口罩。沙灘不時有廣播提示法例禁止超過四人聚集。現場所見,沙灘席或帳篷間,大多相距至少1.5米。雖然沙灘設施已關閉,但遊人仍搬開鐵馬,闖入沖身處沖身,而且沒有戴口罩。有家長無視康文署封條,帶同小朋友進入公園玩耍。沙灘商場數間西餐廳照常營業,食客紛紛除罩飲食和聊天。

在香港生活的外籍少女Milla和Lara結伴到淺水灣曬太陽,她們說因昨日天氣好,而且正值假期,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不會在沙灘戴口罩。她們說只有數名朋友一齊出來,沙灘亦夠開揚,不擔心因此染疫,但會和其他人保持一定距離。

陳太一家三口到場野餐,她說小朋友留家已長的時間,曾帶小朋友到樓下公園玩,惟公園已被封,便趁假期和小朋友到沙灘「放電」。她認為不算多人,人與人之間都有相距數米,自己亦做足防疫設施,不擔心中招。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指,沙灘非特別高風險場所,但當有大批人前往,在乘車和使用公共設施期間,容易受到直接飛沫傳播或間接接觸如殘留在水龍頭的病毒而受感染。相關場所氣氛亦容易令人鬆懈,「可能全程都冇戴返口罩,洗手次數亦唔多」。

並非每個郊區都人山人海,赤柱一帶人流明顯比以往長假期少,外國客近乎絕迹,剩本地人遊覽。粗略點算約20間商舖沒有營業,部份更在放租。在市集售賣手信和工藝品30年的羅先生說,店舖主力做外國客生意,疫情爆發後,外國客數量大減,「基本上每日都係零生意,完全開唔到單」。

■記者李詠希、王春怡

大批市民昨到淺水灣放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