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宣稱,與俄羅斯及沙地阿拉達成減產協議,令布蘭特期油於10分鐘內跳升10美元,幅度達38%。
今年是大選年,特朗普托油價是大概率事件。由於頁岩油的崛起,美國產油量現在每天達1,310萬桶,比沙地增產前的1,000萬桶及俄羅斯的1,100萬桶都多。不經不覺美國已經是原油輸出國,因此,油價上升對美國有利。
美國頁岩油的開採成本高,每桶約需40-45美元,大多數中、小型頁岩油企業已經進入寒冬。油企若發生倒閉潮,對美國的債券市場會造成牽連反應。救油企等於救就業,救就業等於救選票,別忘了11月初就是美國總統選舉了。
油價下跌將會令美國的金融條件收緊。一方面,美國高息債信貸息差將大幅擴闊,令頁岩油生產商及中小型油企借貸成本大幅上升,同時銷售量大降,油企倒閉會產生牽連反應(Contagious effect),普遍借貸成本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油價下跌至20美元以下,很容易引發通縮的聯想。今年肺炎疫情令大部份人蹲在家裏,嚴重打擊消費。如果通縮預期真的消失,那股市風險溢價大幅滑落,將引致龐大的基金贖回潮。滾球效應下,環球股市跌入大熊市,財富效應消失,金融條件亦同時收緊。
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聯儲實施零息及量寬,美股開展了11年牛市。如今聯儲局做了保險性減息及催谷式買債,國會又非常合作地通過2萬億美元刺激方案,只等待特朗普的穿梭外交與做買賣手段打贏一場油價戰,則美股可能在一片衰退聲中仍可走出谷底。
王良享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