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領導人級數的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給香港市民的一個印象是「得閒冇嘢做」,甚麼事都要評論一番,甚至有空每日點數蘋果日報有多少版廣告,失身份而不自知。左丁山曾每日點數報紙廣告頁數,但那是工作一部份,當年任報業總經理,報紙最主要的收入當然是廣告,所以左丁山每日親自點算,和其他報紙廣告比較,發覺「人有我冇」的話,便記錄在案,與有關部門商討查找原因;但梁振英是政協副主席,蘋果日報有無廣告,與他何干?一個解釋是他的空閒時間太多,沒別的事好做,第二個解釋是他點算蘋果廣告後,便可能背後發功,查找誰人在蘋果賣廣告。
最近這位退任特首對滙豐不派息,發表評論,其中最有創見的是建議香港成立一間銀行就叫做The Hong Kong Bank香港銀行,官民合辦,賦予發鈔權,在中環郵政總局和舊天星碼頭的填海地興建總部,地價作為政府入資的股本一部份,如新加坡主權基金擁有星展銀行。梁副主席這個建議很有創意,創意在香港特區政府要介入金融市場,倡辦銀行,與星展一爭長短。
滙控的外號便是Hong Kong Bank,梁振英的The Hong Kong Bank一旦成立,並取代滙控的發鈔權,滙控的外號從此勾銷,傷害不可謂不重。實際一點看,設立一間這樣的銀行,股本需要多少?成立後如何搶去滙控渣打中銀香港恒生和四大中資銀行「中工建農」的生意?渣打和中銀香港發鈔權是不是也一併取消?與既得利益的中港金融機構如何共存?如梁主席有牙力的話,不如先往北京試探口風,遊說林鄭撥資源聘請專家研究可行性,憑梁副主席一人的空想,「香港銀行」決不會成事。
不少香港人因留家防疫,現已成為「宅男」「宅女」,不出街以保健康,宅男宅女易多生幻想,例如在香港和內地業務上杯葛滙豐,以滙豐的155年歷史,香港業務關係無處不在,杯葛滙豐,不與往來,根本是堅離地。梁先生不懂,請勿噏得出就噏。這位退位特首對不同事情愛發評論,對蘋果、香港電台、中學老師等等指手劃腳,愈來愈像一位腹中空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的酸秀才,正是志大才疏一類,如果他計劃2022年復出,打倒林鄭月娥,假如成為事實的話,香港不是送中便是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