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日起擴大機場入境檢疫,所有由歐美抵港人士要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等候檢測結果,但有歐洲經多哈轉機返港人士卻獲放行,不需在亞博館等結果,暴露制度漏洞。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辯稱,所有入境人士均獲發樣本瓶,回收率達九成。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對漏洞視而不見,是不負責任行為。
郭家麒:檢疫漏洞
根據政府新措施,歐美抵港人士須到亞博館量體溫及提供深喉唾液樣本,並在該處等候檢測結果,如果呈陰性可回家進行家居檢疫,若呈陽性則安排入院,同行的密切接觸者會被強制檢疫。昨日有由美國返港的旅客表示,有過百人等候化驗結果,等了約六至七小時。
但由奥地利經多哈轉機返港的鄧先生表示,衞生檢疫中心只着他提供深喉唾液樣本後,就回家等候結果,毋須在亞博館等候結果,他認為是漏洞,「好多歐洲國家都冇直航機返港,佢都唔會主動問你喺邊度返嚟,只係問你喺邊度搭抵港班機,咁會係一個漏洞」。
記者在疫情簡報會上就此提問,張竹君辯稱,雖然轉機客毋須等待檢驗結果,但所有入境人士都會獲發樣本瓶,回收率高達九成,「唔係漏洞,只係我哋未有話要做晒所有人」。
本身是醫生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歐美轉機旅客不需在亞博等結果是檢疫漏洞,現時直航班次不多,旅客改坐轉機航班返港,「我哋做得咁辛苦,都係為截斷源頭,如果官員視而不見,故意留呢嗰漏洞,係不負責任」。
郭家麒說現時每日抵港客只有數百人,當局有能力為所有旅客做檢測,「你有能力去做,但你又唔做,搵一啲藉口就故意做啲漏洞,結果係香港要畀更大嘅代價」。
截至昨日,66人獲安排「10+4」檢疫措施,隨着近日新增個案減少,入住檢疫中心的密切接觸者亦減少,紓緩檢疫中心壓力,張竹君指暫毋須過急推行該措施。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稱「10+4」檢疫是降格安排,內地及澳門使用酒店為檢疫設施,但港府未有積極研究,「係政府不作為嘅一個選擇,10+4唔係唯一選擇,亦唔係最好選擇」,隔離設施單位若在4月底增至3,400個單位,應立取消「10+4」安排。
■記者李思潁、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