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確診人數回落至單位數字,但醫生團體未有因此而安枕。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表示,雖然本港第三波疫情的確診數字減少,但本地的酒吧群組存在一個多月,至今仍有新增零星確診個案。社區亦有不明源頭個案,近日新增的確診病人不再是年輕患者,慢慢多了情況危重的病人需要深切治療,增加公立醫院負擔。
醫院缺細碼N95
馬仲儀出席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時表示,一如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形容,武漢肺炎病毒很狡猾,可以沒有病徵但含菌量大,擔心社區存在超級帶菌者並造成爆發,亦擔心醫院存在隱形病人,普通病房的感染控制需再提升。衞生署與醫院及私家醫生之間的溝通亦需要改善,因該署工作忙碌,不時出現「甩漏」情況。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日前表示,醫管局現有2,500萬個外科口罩、210萬個N95口罩、290萬件保護衣及370萬個面罩,相關存量足夠使用兩個月。醫管局港島東聯網總監陸志聰昨日出席同一論壇時指出,醫院目前最擔心N95細碼型號供貨不足,因不少醫護人員只能佩戴該型號,須盡快找到替代品給該批同事,正提供部份替代品予醫護人員進行測試,因替代品的設計制式與原先的N95有所不同,需要視乎同事的適應程度和經嚴格科學評估,才會採用相關替代品。
陸志聰又表示,該聯網已開始啟用二線隔離病房,因為病房沒有中間的隔離室,醫護人員脫下保護衣時需要很小心,否則恐會增加感染風險,有叫他們「一定要慢慢做」。他又指該聯網的二線病房已經接收10名病人,至今有三人出院,運作大致良好。
■記者王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