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報記者曾多次出席業主會Ken sir課堂,其內容又豈只買滙控等派息如此簡單。Ken sir其中一個教學內容,是教學員做「二房東」,長租單位後劏成多個套房出租,提升回報率;又呼籲學員搞分間項目時,可找他合作。他如果覺得適合,會參與付出三成資金,由學員負責日常營運,大家攤分利潤。
買舊樓重建屬重頭戲
Ken sir指,將房間分間成套房不一定犯法,關鍵是獲當局確認消防等方面合規;他又以一個位於薄扶林道的項目為例,相關項目投資金額約120萬元,他出資36萬元,項目由學員負責營運,兼按時把部份租金轉賬給他。呂宇健解釋,若然要親身跟進裝修單位工作,太花時間,因此他寧願教人執行;記者曾隨學員到訪位於觀塘的世貿大樓,呂介紹指他早年的多名學員,租下這棟工廈兼分間成多個單位出租,業主會也租了這裏若干樓層作為辦公室。
夾份買舊樓單位重建,亦是重頭戲。呂宇健表示,許多舊樓未有用盡可建樓面面積(GFA),只要有一夥人合共購得一座舊樓的八成業權,並將業權置換到另一方手上,由新業主作為代表申請強拍,然後在重建時用盡GFA,便能建造更多單位出售圖利,又透露他們正為重建位於大角嘴的富貴大廈鋪路。
講課期間,呂宇健自爆學業成績雖好,但完成學業後選擇到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做「咕哩」(苦力),因當年是1999年,時值金融風暴,大學生月入都只是7,500元,他寧願夏天捱着高溫,換來萬四元收入。呂宇健就舊樓強拍回覆指,他與業主會會員從未就任何物業提出強拍申請;業主會在課程中提及的樓宇強拍內容,全屬教學討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