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物】做唔成毅進仔 教手足自衞術 疫市閉拳館「留返條命繼續打」

【抗疫人物】做唔成毅進仔 教手足自衞術 疫市閉拳館「留返條命繼續打」

【抗疫人物】
九十年代《古惑仔》電影風靡一時,我像有型的陳浩南,你似寸嘴的山雞,在屋邨球場和學校上演一幕幕「小朋友齊打交」。陳盟薪(阿薪)曾是Band 5中學的小霸王,自小流連街頭,與古惑仔為伍,出入差館醫院乃等閒事。讀書不成,兩度投考警察失敗,撈偏門染上賭癮,債台高築想過輕生,幸親友們不離不棄,令他決心赴泰學拳,從此金盆洗手,學成歸來開設拳館榮升教練。仗義每多屠狗輩,阿薪高調支持抗爭,更推出「學生plan」教手足強身健體,疫下帶學生落區派物資。浪子回頭金不換,由街童打到坐館,泰拳也可以「黃到金」。

「我識咗阿薪好耐,大大話話十八年了。」公民黨前成員曾健超(Ken)曾任青少年外展社工,幫助有需要的青少年。走進鰂魚涌隱蔽後巷,找到兩人相識、現已易手幾回的機舖。Ken喚阿薪作「表哥」,因他曾與表弟一起混,「鰂魚涌表哥」朵好響,「女仔都係咁叫我。」 Ken牛高馬大,常被誤認為反黑(O記)或黑幫成員,一開口卻文謅謅,很快露餡。「拳頭」是童黨的溝通方式,可以打完搭膊頭,也可以打死人,只是對社工留情面,以免殃及無辜。阿薪笑言社工像「左膠」,總是礙事。

後來Ken沒再當外展社工,兩人相忘於江湖,直至七、八年後的某個清晨,他們才重逢於金鐘佔領區。雖然大家蒙着面,但光露出雙眼也互相認出對方。去年,他倆又在彌敦道一次大遊行中碰面,阿薪覺得是緣份。Ken形容這小子正直又剛烈,同行兒女為正義,總會街頭再聚。

「好打未必識教,識教未必好打。」阿薪不是拳王,卻想以過來人經歷,教學生藉泰拳重拾自信,打出真我。

豪賭惹禍 挨公仔麵避債

阿薪中三輟學後,報讀毅進課程,修讀「紀律部隊實務」,兩度投考警察,體能all pass,卻因俗稱「查三代」的品格審查肥佬,做不成「毅進仔」。昔日的執法者,竟成濫權濫暴的犯法者;勸人不要打架的社工,竟成為新聞中被圍毆的主角;古惑仔在公園開拖以「非法集會」被捕,今日在黃店買外賣亦足以肇禍。忠誠勇毅,不講公義,「慶幸你考唔成,入到去要出淤泥而不染,好難。」Ken說。

阿薪跟另外兩位兄弟、相識多年的小三和阿B重回成長的屯門,不乏小孩踩板和「風火輪」,他憶述當年騎「子彈仔」改裝喇叭震耳欲聾,紅火燄喇叭褲是潮流指標;後來玩Punk穿窩釘窄牛,偷搽阿媽黑色指甲油;又進化成hip hop友。如今講街童生活的Trap歌《天水圍Gang Gang》網上爆紅,阿薪得啖笑,「佢哋咁『叠友』,使乜驚?」

讀Band 5中學,收保護費、爭地盤、欺凌同學、反鎖Miss,阿薪統統做過,近月為人注目的屯門童黨,對他來說「濕濕碎」。他是早會時被訓導叫上台罵的常客,「從來冇人夠膽同我一齊去廁所。」小三深刻記得,中一初次目睹「群揪」,有個細細粒小朋友好好打,後來不打不相識,「我一入來就被人打,點會唔識佢?」中三升中四是分水嶺,小三留得低,「佢係Band 5入面讀得書嗰班。」但阿薪表示自己卻被踢走,從此夜夜笙歌,在「老蘭」認識同住屯門的阿B,蒲過123樓、348、Cyber……全已執笠,玩膩香港便北上尋歡。

當差不成,花天酒地,餐飲、酒店、裝修、地盤、傳銷、跟車……每份工都做不長。機緣巧合做麻雀館,他扯領帶劈炮八次也被挽留,「大佬錫我。」學懂麻雀牌九、外圍、過大海倒錢落海,輸開有條路,借貴利、卡數,向親友借錢,最潦倒欠債三百萬。搬得老遠避債,轉過二十個電話號碼, 窮起來一個月三餐挨公仔麵,「屙屎也有麻油味。」

香港變了樣 心痛學生逃難

人有三衰六旺,他靠撈偏還清債務,人到三十思索前路,不能再鋌而走險。想起小時候學過拳,便飛往泰國學拳,阿媽無言支持,只擔心他不能照顧自己。一星期操六日,每早六時便跑步、操體能、打拳、挨打至遍體鱗傷,打滾大半年,歸來時阿媽接機,他不禁流下男兒淚,「咁大個仔,我第一次喊得咁勁。」風光時,他能叫百幾人出來慶祝生日;落難時,肯幫忙的攤手數得清。不離不棄,始終是家人,「所以我教小朋友,得閒多陪阿媽飲湯。」

阿薪學有所成,二〇一八年開設「MTS Fitness」,館內一道粉紅牆畫滿醒目的抗爭塗鴉,店內放滿文宣和產品,這是光榮冰室買的,那是手足放下的,他如數家珍。香港變了樣,毋須行古惑,出街已可被人綁架、圍毆、斬傷,他越來越多學生。「我一定教自衞術。」他還導正學生思想,不是挑釁滋事,而是自保免受重傷。對方有刀有槍,還是要跑。

拳館位於旺角山東街,去年抗爭熾烈時,樓下常火光紅紅,「送學生走都要食TG。」一開打便要關門,難做生意。遊行集會,他會罷工支持;蝕本推出學生plan,良心價教強身健體,學生交不到學費,他賖數也會教。最心痛有學生不再上課,說有認識的人被捕、被跟蹤,從此要遠走台灣。「咩人要『着草』?殺人放火?佢哋只係保護香港……」「黐線㗎個世界!」

疫境見人心 好業主減租度時艱

新年後武肺肆虐,阿薪率先讓學生投票決定停課七日,「唔少學生係醫護,人命緊要過賺錢。」後來有健身室爆疫,政府宣佈健身室關門十四日,後更延長至四月二十三日。這段日子淨支出、零收入,他感恩有好業主,租金一減再減,共度時艱。

他託人從泰國搜購大量口罩、酒精等物資,帶學生派予區內長者,亦親自抬到曾健超的區議員辦事處,供他派給街坊,「政府應該幫人,佢唔幫,咪搵區議員幫手。」Ken說那時滴露炒到很貴,阿薪分文不收,當回饋街坊。阿薪不是做生意的材料,經常沒糧出,開業兩年至今仍未回本,錢並非全部,為了良知,有些事情蝕本也要做。「我唔死,因為有好業主,和一班好嘅香港人去撐。」當年曳過、衰過、霉過,現在企返起身。抗爭、抗疫,香港人經歷風雨,他只望我們銘記一件事,「留命,我哋先才可以繼續打落去。」

阿薪曾因樣貌而自卑,他希望入得拳館的人,不管高矮肥瘦,都獲同等尊重,「如有學生欺負你,我查證後,笑你嘅人唔會成為呢度會員。」

即使蒙着面,阿薪與曾健超僅憑雙眼,就在金鐘佔領區認出對方。受訪者提供

阿薪與曾健超重遊相識的機舖,表示街童愛流連後巷機舖,有事發生易逃跑。

小三(上)是街舞導師、阿B(左)是酒店總廚,見證阿薪由潦倒至開拳館,笑言:「守得雲開見月明」。

飛仔鏟青頭加黑超all black打扮、名牌斜揹袋,當年的阿薪MK味濃。
受訪者提供

阿薪(右三)英文半桶水,靠eat、sleep等簡單生字加身體語言,跟泰國同學溝通。 受訪者提供

在泰國學拳,他信了佛,在背上紋上祝福的圖案,一針一劃由師傅手戳而成,痛足七小時。

街頭貼文宣和塗鴉犯法,阿薪聘請手足自由發揮,在拳館牆上繪上店名和勇武仔女,擺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手勢,日夜提醒自己和學生毋忘初心。

學生心聲

Angel弱質纖纖,但打泰拳一樣有板有眼,她注重衞生,認為拳館「唔會似出面打完,成腳黑曬」。

大樹從事特殊教育,希望藉泰拳增強體能,更有本錢照顧學生。同為教育工作者,他真切感受到阿薪教拳的熱誠。

大學生Devil近月沒有兼職,受拳館的「學生Plan」吸引,認為價廉物美,也被阿薪感染,希望日後往泰國深造泰拳。

記者︰蘇麗真
攝影︰魏子朗、許先煜、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