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主盤重上百宗四年最多明年恐增至2,000個 返海嘯水平

銀主盤重上百宗四年最多
明年恐增至2,000個 返海嘯水平

【地產專題】疫情未受控,經濟轉差,銀主盤不斷增加。有測量師指最近銀主盤已重上百宗水平,是逾四年來首見。惟目前銀主盤數量尚未反映失業情況,加上多間銀行為紓緩業主供款壓力,早前推出12個月「還息不還本」措施,或暫緩銀主盤增長速度,料最快一年後才會湧現;屆時銀主盤數量或升至逾2,000個,重返2008年金融海嘯水平。
記者:朱連峰 李嘉俊

世紀21測量師行董事蔡漢陞表示,銀主盤數量已連升12個月,本月最新數字升至102個,由去年同期48個增加逾一倍,屬逾四年來最多;再與2017年低位僅五個比較,升幅更驚人,三年激增近20倍。他解釋,在疫情及社會環境下,銀主盤銷情冷淡,以前一個月賣20多伙,但本月只賣出兩伙。銀主盤增至逾百伙,是近期成交量跌所致,並非銀行收回物業速度加快,暫時只是一個滾存數字。

世紀21測量師行董事蔡漢陞指,銀主盤數量已連升12個月,本月最新數字升至102個。譚德潤攝

三成減價促銷

樓市氣氛疲弱,銀行盤減價已於4月份出現,甚至加佣促銷。蔡漢陞統計該102個銀主盤,有28個減價,比例近三成,平均減幅約7%。豪宅劈得最狠,西半山殷然高層B室銀主貨,實用面積588方呎,開價由2,480萬元大劈480萬至2,000萬元,減幅近兩成,開價已低過業主2016年買入價2,048萬元。工商物業銀主盤亦降價求售,旺角彌敦道705號銀座式商廈金鑽璽一個銀主盤,叫價由3,800萬減至3,300萬元,減幅13%。

蔡指銀主盤目前未見急升,是因為疫情下,「銀行call loan(要求借貸人償還按揭)停了,法庭處理案件又慢咗」,最重要是銀行推出寬鬆期一年,讓供樓人士一年內只需「還息不還本」,暫緩銀主盤增加速度;但當寬鬆期完結而疫情仍未受控,預計最快一年後銀主盤會大規模湧現,數量或升至2,000個,較現時再多19倍,重返2008年金融海嘯水平。1997年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本港銀主盤數量一度升至約5,600個及2,000多個。

蔡漢陞續指,「我咁嘅年紀,經歷過九七,好多人自動棄權(讓銀行收樓),因為真係捱唔住」。20多年後的今天,受制商業環境,近期亦見有業主「投降」、讓銀主收樓。蔡相信疫情打擊各行各業,失業率惡化,香港經濟前景令人擔憂,有可能進一步推高銀主盤數量;但他相信樓價難現沙士或海嘯式大跌,因始終有剛性需求,「個個都要瞓覺」。而銀行體系借貸壓力測試嚴謹,二手樓價最多借七成,樓市比之前健康,料樓價最多跌5%至10%。

「多按盤」高危

至於銀行有否加快收樓,蔡指銀行何時收樓並無劃下死線,行動時間視乎各銀行取態,或借貸人與銀行之間的商業活動是否頻密;若是銀行大客戶而過往紀錄良好,容忍期或較長。

「多按盤」勢成銀主收樓高危對象,銀主可抽查業主有否異常加按,一些「二按、三按,甚至十幾按」單位一旦斷供,「收樓會快啲,銀行擔心賣咗不夠還,所以加快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