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專題:同路人歸隊 康復黃圈

港聞專題:
同路人歸隊 康復黃圈

黃色經濟圈在逆權運動中冒起,人人以消費代替投票,將抗爭融入生活。縱受到政權多番打壓、嘲諷,人龍仍生生不息。
黃圈成形半年,終在2020年碰上第一個「考牌試」。武漢肺炎肆虐,人人對外出消費產生恐懼,黃色光環亦並非護身符,黃店告急、結業的消息不絕。但既是同舟人,有難定必同當,同路人紛各出奇謀,喚醒抗爭期間的團結精神,一同跨過難關。事實證明,黃店韌力比藍店強。捱得過逆境,黃色經濟圈的發展空間定必更廣。
記者:關冠麒 陳芷昕
攝影:馬泉崇 李志永 張志華 謝榮耀 黃耀興

北角佛堂樓下一間被指為藍店的中菜館,近日貼出停業告示。

「香港良心Guide」是坊間其中一個黃色經濟圈資料庫,由去年8月至今,已收錄和核實超過3,000間不同行業的黃店,供同路人參考。負責人之一Tommy指,良心Guide的黃店地圖每星期最少更新一次,但近日發現,新增的黃店已漸漸追不上執笠速度。疫情下,黃色經濟圈難以獨善其身,「成個香港都攬炒㗎喇,係睇邊個跌得多啲㗎啫」。

告急有效 證熱潮不減

武漢肺炎對黃店整體的打擊難以量化,但可從良心Guide的瀏覽量變化一探究竟:1月首三個星期,良心Guide的瀏覽量升至歷來頂峯,平均每星期有超過三萬人次;但到1月22日香港出現首宗確診後,瀏覽量顯著回落,2月平均每星期只得不足一萬。Tommy有親自跟一些黃店了解情況,「有啲餐廳話兩個禮拜內生意可以爭九成」。

「終極黃藍地圖」是最大型、最多人使用的黃店地圖,其資料同時授權給六個不同的黃店指南app使用。成員Jic(化名)指出,自疫症爆發,就不停收到黃店經營困難的消息,部份是店主親自求救,亦有食客感覺到餐廳情況危急,主動報料,重災區主要在一些傳統旺區,例如油尖旺、銅鑼灣,或是曾出現疫症大爆發的區分如北角、觀塘。

為了救亡,Jic在專頁上為有需要的黃店分批「告急」,亦會為一些即將結業的黃店作最後召集,號召同路人用錢「懲罰」。至今,黃藍地圖已為70間黃店告急,亦有22間黃店在其平台上作結業倒數。

告急牌一出,效果顯著,有店主撰寫感言:「終於見識到香港人嘅威力」、「同路人嘅熱情救咗我哋一命」。北角中菜館太平飯店是其中之一。自從北角佛堂爆出19人確診群組後,當區立刻水盡鵝飛,老闆旺哥指,2月的生意額比1月少了幾十萬,一度想過3月底拉閘止蝕。但告急後,同路人蜂擁而至,主力做晚市的太平連午飯時間都要排隊,「啲客食完出嚟話:頂住呀老闆!一定唔可以閂!北角區搵唔到其他嘢食喇。聽到真係好感動」。

旺哥強調,2月時生意難做絕非黃圈熱潮冷卻,而是大眾對疫情的恐懼,導致大量跨區客流失,區內同路人始終堅持幫襯,「行過食完飯見你咁靜就買隻雞」。對比鄰近的藍店,黃店的抗疫能力亦明顯更高。記者走訪過佛堂所在的美輪大廈約150米範圍內,「黃藍地圖」所標示的飲食、零售商戶,九間藍店中有四間已經停業或結業,包括被指是福建幫聚集的富臨皇宮,12間黃店則一律照常營業。

「告急好似短跑咁,跑完100米就收皮。」Jic承認,告急並非長遠辦法,只為幫同路人捱過難關,效果短暫,「但起碼嗰十日你真係搵到啲錢,交到租,唔做就咩都冇」。Jic認為,雖然黃色經濟圈已慢慢融入香港人生活,有政治意識地選擇如何消費,但要解決知名度低的黃店的經營困難,則必須要打破港人根深柢固的「羊群心理」、「打卡文化」,對名人推薦的崇拜,「以前可能你都係,揸住杯Starbucks,影相post ig;𠵱家去龍門、或者渣哥,食串嘢又po一po。但講真大家都有付出,每間餐廳都係手足」。

北角太平飯店老闆旺哥指,因佛堂染疫令全區生意大減,全靠手足才捱得過來。

香港良心Guide負責人Tommy指,踏入2月,新開張的黃店已漸漸追不上結業的速度。

Hokoguide創辦人阿豐認為,黃店間加強互信、建立溝通及相互協作,有助黃色經圈發展。

電子券網上平台協調

「𠵱家係『杜生經濟圈』,有杜先生加持就仆去食。」早前杜汶澤在節目推薦過一間Pizza黃店,自此每日大排長龍,持續一個月黃絲仍爭相幫襯,「但其實佢隔籬嗰間都係黃店」。Jic嘆道:「黃藍地圖花咗好多時間去教育呢啲消費者。但仍然有進步嘅空間。」

除了告急,同路人紛紛各出奇謀,讓港人足不出戶都可支持黃店。良心Guide和終極黃藍地圖都有為各大外賣速遞平台的黃店整理十八區清單,方便當區居民叫外賣。電子券網上平台HoKoGuide,亦在疫情中發揮了特別角色。

負責人阿豐與另外兩名從事科技業務的拍檔自去年8月起,在全港各區尋找黃色小店,邀請它們加盟成為HoKoGuide商戶的一分子。顧客凡購買加盟小商戶的QR code電子券,HoKoGuide會收取一元手續費,並按照電子券的價格和數量在數天內全數轉賬予該小店。如此,小店則可以預先收取一筆應急資金,暫時解決周轉困難。HoKoGuide至今已有超過100間黃店加盟。

但自11月網站正式啟用以來,由於HoKoGuide尚未為人熟悉,商戶和顧客都有疑慮。但隨着疫症爆發,阿豐見到自1月中起,明顯越來越多顧客採購HoKoGuide電子券,希望在減少外出消費的情況下,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懲罰」黃店,為它們解決燃眉之急。隨着越來越多商戶加盟,HoKoGuide也逐漸成為小店之間,協調抗疫資源調配的平台,「有啲賣衞生、消毒用品嘅舖可能需要膠樽去製造防疫用品,我哋就透過呢個平台喺其他舖搵呢啲資源畀佢哋」。

阿豐相信,要令黃色經濟圈可持續發展,不能單靠香港人抗爭的熱情,長遠應推動小店之間建立有機協作關係,「我哋無意亦唔想做大台,小店之間如果可以由下而上,油然而生地自己溝通、運作、再創造新嘅商業價值,咁黃色經濟圈就真係可以長遠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