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 - 楊靜

路(上) - 楊靜

大學他不顧父親反對,心心念念讀了新聞。學院請不少資深記者、編輯做兼職導師來開課,他每次上堂前,會一遍遍看這些名筆的履歷,寫過的文章,得過的獎,暗中對自己說:有天我也要有這麼光輝的職業歷史。

臨畢業那年社會政治風起雲湧,普羅大眾對新聞的消費需求陡然升高,報社都在招實習生,做得好有機會留下。他知道這是拼搏的時候,在一家傳統報社一週實習四天,又給一家新媒體做自由撰稿。兢兢業業一整年,畢業後果然好幾家報社請他。他卻猶豫,這些報社有口皆碑,但傳播效果遠不如新興媒體。大報社也不喜歡捧記者,講究專業低調,進去出來都沒人識。可新貴媒體都是小團隊作業,連續幾個月也沒有空閒職位。他決心先做一段時間全職撰稿人,只等一鳴驚人那天。

這股野心與勤力很快為伯樂看在眼中,那是個愛新聞如命的老編輯,有一些題目總是沒有機會做,就託付給這年輕人,都是寫最邊緣社會的底層故事。他得令就走,一去幾個星期,和那裏人吃住一起,回來又把自己關起來寫了三日,心力交瘁中寫下的東西近乎意識流。但老編輯讀着眼前發亮,在牆上黑板梳理文中邏輯,又九轉騰挪,終於成稿。這篇萬字稿登出即成為城中熱話,他知道,成功了。

幾個月後年度大獎他被提名。頒獎晚會在大酒店宴會廳,他踏上台階時這樣這樣說給自己聽。那晚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麼多風雲人物,文壇之外還有政商學名流,居然也有不少讀過他的文章,他感覺自己就要衝上雲霄,頒獎人讀出他名字的時候,鎂光燈也打過來,他謙卑起身彎腰致意,低下頭那瞬間,他對自己說:「這是我本傳記的第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