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早前公佈將推出第二輪抗疫緩困措施,不過職工盟批評,政府新一輪抗疫措施遺漏家務助理和陪月員的扶助。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今年3至4月收集了154份問卷,了解家務助理及陪月員的受疫情影響的情況,發現他們整體工作時數比12月份時下跌67%,當中超過58%的家務助理工作比農曆新年前下跌了超過五成,更有32%工作下跌達九成,有一半受訪者表示家庭收入已入不敷支。
抗疫基金漏網者
總工會副主席張燕歡稱,據估計現時本港約有一萬名家務助理,疫情下不少僱主因要留家工作而沒有聘用家務助理,亦有僱主因經濟環境轉差,擔心交叉感染不再聘用家務助理。不過政府抗疫基金卻完全忽略他們的權益,因他們在法例下豁免供強積金,故不包括於相關抗疫援助之內。
總工會秘書吳燕玲亦稱,不少僱主已減少聘用陪月員,對他們的要求亦增加,例如要定時更換一整套衣服和更換新口罩,加重了他們工作成本。工會促請政府向全港的家務助理及陪月發放一筆7,500元的資助,並向全港受疫情引起的開工不足或失業的工人提供津貼,津貼額為每月正常收入與該月實際收入差額的80%,上限為16,000元。
家務助理李女士當家務助理十多年,以往幾乎星期一至日均有工作,每日工作八小時,但疫潮下工作量大跌一半,不少僱主要求他們全面消毒及更換新口罩才能入屋工作,現時每月收入約萬多元。她的丈夫為的士司機,最近收入大跌逾半,「以往一日可以搵700幾蚊,𠵱家試過一日得一百蚊」。丈夫更因收入不穩亦經常發脾氣,夫婦間因經濟問題磨擦亦增加,她批評政府對他們毫無幫助。對於政府建議失業人士領綜緩的建議,「我哋有手有腳,冇必要拎」,認為政府建議不切實際。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