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教室:商演興趣班全停放售珍藏旺角美「施」閉關苦練

體壇教室:商演興趣班全停放售珍藏
旺角美「施」閉關苦練

香港首個職業花式足球員施寶盛(Lyson)早年在旺角打出名堂,更是首位參與世界盃總決賽的港人,成功讓更多香港人認識、甚至接觸花足。近年他轉為在街頭以外的平台繼續推廣花足,但在武漢肺炎疫情下,不但比賽暫停,其收入亦因商場表演及興趣班全數取消,跌至近乎零。
記者/攝影:麥卓溢

施寶盛自中學接觸足球,曾是灣仔足球隊的青年軍。當年練習時巧遇一名叫「花式王子」的球員,被他的球技深深吸引。當年全港玩花足的人極少,入門只能自學:「當年網上未有很多影片,主要看VCD學,要不停按暫停,逐格拆解動作,一條片要重看好多次。」學藝期間,他從片段看到一名南韓前輩在倫敦街頭做的一套表演,自此深受啟發,決心未來像偶像般走上街頭,以花足感染觀眾。

西洋菜南街玩花足起朵

經過五年浸淫,自覺腳下工夫已到家,Lyson就「膽粗粗」與兩朋友在萬聖節到西洋菜南街初嘗街頭表演。不料朋友臨陣退縮,當時的他怕得要命,如坐針氈:「不怕沒人看,是怕有人看,卻不明白你在做甚麼。但想到自己以後不會再有勇氣這樣做,最後也決定頂硬上繼續去。」幸好觀眾反應正面,令他更有信心繼續走花足之路。

奈何香港並非追夢的地方,球技再好,不能維生亦徒然。當時香港無一全職花式足球員,前無古人下,施寶盛不敢貿然辭去正職:「當年會6、7點起床,堅持練兩小時才上班;又或者下班吃個包就去球場,為練習連晚飯都不吃。」2014年他遭逢傷患,因過勞而在表演時韌帶撕裂。躺在床上的日子,令他重新思考花足在生命的意義:「昨日才好好的表演,今日已躺在病床。時間不等人,如果不試,我怕以後沒機會。」康復後,Lyson決定給自己一年,體驗全職花式足球員。他花三個月到英國、法國及意大利流浪,體驗當地花足文化。他深明要令更多港人認識花足,必然要從街頭表演着手,遂回港後持續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表演。當年他參與花足世界盃(上海站),是他首次參加香港以外的比賽,旋即奪冠回而,成為首個躋身花足世盃總決賽的港人,令他打出名堂,更獲「旺角美斯」的美譽。

疫情下零收入幸支出低

近年Lyson與不同機構合作,續在街頭外推廣花足。最近他正籌組一家以花足為主的公司,望更有系統地辦興趣班、活動、比賽,吸引更多贊助給球員,讓他們更有信心轉做全職。不過,近月武肺肆虐,疫情下商場表演及興趣班全停,Lyson坦言幾乎零收入:「自己有儲錶,幾個月前上網還留意那個牌子推出新款,但現時上網是找地方收錶。」疫情下百業蕭條,Lyson不諱言不用租舖、請人,不用虧損已較幸運。近月港府封場兼強推限聚令,他笑言花足可獨自練習,影響不大。不過,本地賽事以至5月及8月的世界賽皆因疫情而暫停,現時他主要投放時間在創作新動作上,希望可以在捱過疫情後以更佳狀態迎戰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