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本港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突破1,000宗,當中近兩成屬源頭不明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指出,由於監察系統始終有漏洞,社區中已存在病毒傳播鏈,不可能完全杜絕本地感染個案,加上疫症在全球爆發,本港疫情難以斷絕,「可能要等到全人類都有抗體,或者有疫苗,或者有特效藥出現」。
記者︰麥志榮
本港昨新增11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患者包括6女5男,年齡介乎19至59歲,當中10人有外遊紀錄,包括兩名學生及一名外傭,本港個案累計1,001宗。第1000號、37歲男患者及第1001號、59歲男患者,均由日本回港,在家居檢疫期間病發。
「可能要等全人類有抗體」
近日有多宗從日本回港的旅客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相信與日本出現爆發有關。而昨日唯一本地個案,第998宗,仍屬酒吧群組,是前天確診的第976號28歲男患者的29歲女友,她曾到的尖沙嘴All Night Long酒吧,3月25日開始咳嗽。
張竹君指出,最近七天的確診平均數確有下跌,主要是由於輸入個案減少,可能與入境人數減少有關,但社區已存在病毒傳播鏈。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估計,疫情7月前也不可能完結,張竹君回應說:「大家冇抗體,一鬆懈自然多咗人傳播,世界上情況都係咁,我哋唔只要自己做好防疫,要全世界都做好,先有機會慢慢好啲,係咪真係可以斷到呢?我諗機會唔係咁大,因為要每個國家冇晒呢個病,可能要等到全人類都有抗體,或者有疫苗,或者有特效藥出現」。
她續說,現時仍會採圍堵政策,除非社區大爆發,個案之間找不到源頭,圍堵政策才會失效,籲市民勿掉以輕心,應減少聚集和保持社交距離,「基本上唔好出街食飯,避得就避」。
衞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在政府facebook專頁添馬台表示,1,000宗確診個案中 ,約六成屬外地輸入,兩成多是可找到來源的本地個案,餘下不足兩成是源頭不明本地個案。近日個案數字雖有所回落,但仍然偏多,也可能在短時間中暴增。
曾浩輝指,未來疫情走向視乎三個因素,包括環球及內地疫情向好或轉差;香港醫療系統能否守住,並盡快找到感染者及接觸者;以及港人是否能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和做好個人衞生。他呼籲公眾自律,不要臨門一腳,令抗疫前功盡廢。
迄今個案資料顯示,本地個案傳播率比輸入個案高,張竹君解釋,外地回港旅客需接受家居檢疫,可接觸的人不多,但本地個案則很多隱形或病徵輕微的患者不知自己有病,接觸很多人,於是一個傳一個。「監察系統始終有漏洞,唔可能700萬人所有個案都捉得到,只希望捉到大部份,小部份喺社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