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幾代匠心

【飲食男女】幾代匠心

北方人愛吃餃子,南方廣東人鍾情雲吞。一碗熱氣氤氳的正宗雲吞麵看似清簡,卻盛載着傳承了數以百年計的心血與技藝。初期的西關雲吞麵多數是由小販肩挑着賣,並在晚間到住宅區出售以應消夜的習慣,小販會以小木棒敲打竹板叫賣,後來一些小販改設店舖經營。國共內戰,大量移民從大陸逃難至香港,有些居民為了謀生,便開設麵檔,進一步演化廣東雲吞,注入豐富香港特色,在雲吞餡料加入大量蝦肉,又以海鮮作為湯底。

老字號雲吞麵家何洪記,正正便於四十年代中期開業,由最初的街邊檔到大街開店,九十年代末又再開了一家「正斗」,銳意改革雲吞麵的傳統概念,同樣的薄皮,餡料卻蘊含不一樣的滋味,第二代掌舵人何冠明(明哥)說:「四十年代有好多人喺廣東落嚟香港搵食,養家就要靠自己嘅手藝。嗰陣時嘅香港無咩雲吞麵檔,多數集中喺般咸道嘅高尚住宅區。廣州雲吞麵源自西關,西關最出名,西關多半係有錢人,佢哋當雲吞麵係消夜,唔只係為飽肚,對味道好講究,覺得滋味最緊要。今時今日做咗幾十年,我哋依然傳承西關傳統。」

明哥調侃自己只懂做雲吞麵,惟有做到最好。

兒子Jason笑言每日吃雲吞麵,一吃便知龍與鳳。

傳統雲吞麵是雲吞一啖一粒,齒頰留香方好。

耕耘數十寒暑

「我姓何叫何洪記,姓麥嘅就叫麥咩記,用自己嚟表達自己招牌,代表着一個身份,用心去做。除咗雲吞麵之外,就唔識做其他嘢,既然我淨係識整雲吞麵,不如就做到最好為止。」明哥對於經年的雲吞麵品牌與製麵功架自信滿滿,源於專注用心。由街邊麵檔起家只賣雲吞麵,直至父親退休,明哥便自動獻身繼承父業,當時仍未有正斗,並秉承「何洪記」一貫的考究煮麵學問及父親做麵的優良理念。明哥冀望把父親何釗洪對雲吞麵的那份執着和熱誠發揚光大,甚至將雲吞麵帶上世界舞台,他認為雲吞麵的爽脆是其獨一無二之處,其他類型的麵無法達到。明哥從小便在麵床上長大,朝早打麵,入夜則在麵床上呼呼大睡,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雖然做了這麼多年卻從未生厭。

生滾粥也是老店的招牌,採用新鮮的黃沙豬膶。

裝潢雖然新潮,但都保留了舊物。

炸醬每天新鮮做,十分惹味。

人家說繼承家業猶如宿命,沒得選擇,明哥的兒子Jason,即第三代掌舵人,雖然身為太子爺卻從未敢以此自居,亦不嚮往依靠祖蔭過活,更在工作中萌生一種薪火相傳的使命感,他認為爸爸多年來辛苦經營,就是要保存一種獨特的味道,一種傳承自祖輩的味道,他坦言:「由阿爺傳到爹哋,再傳到我,有責任去堅持落去。無可能我返嚟就好似太子爺一樣。當然,唔會強求我仔將來接棒。但係有一樣係唔會變,就係點樣煮好一碗雲吞麵,保持優秀水準。1996年父親開咗家『正斗』,將雲吞麵推高level,唔係大大粒大大碗就好食,改革咗雲吞麵概念,要客人享受最好雲吞麵。我每日返舖頭,一定會飲啖湯,試啖粥,睇吓夠唔夠味;賣麵同賣粥都有份溫暖,就係往日嘅味道。」原來,Jason曾在外國留學,主修經濟和數學,回流後曾經在銀行工作兩個年頭。2008年遇上金融海嘯,因銀行主力銷售投資產品,覺得意興闌珊。Jason當時想既然銀行工不合性格,儘管母親想他當銀行家,亦只好把心一橫毅然請辭,協助打理家業。最初,Jason由零開始接手管理家業,竟是從頭開始一一熟悉,「爹哋媽咪要我由低做起,爹哋三年前安排我到佢創立嘅另外一間餐廳返工,除咗粥麵,都有炒飯同點心。我嘅工作由晨早開始,先煲粥熬湯包雲吞,開舖之後做樓面,逐步掌握所有工序。」

乾炒牛河鑊氣十足,是何洪記另一招牌菜。

炸兩的腸粉皮要薄才可口,這又關乎到師傅的功架。

老店十分注重服務,希望客人感到親切。

匠心精製滋味

雲吞麵香一直伴隨Jason長大成人成家立室,可能自小耳濡目染,竟有十足廚藝功架,由煲粥、熬湯、包雲吞、炒牛河都難不倒他。他自小已經常到舖頭,更會親力親為,他憶述:「細個已接觸呢行,唔係家族責任,而係興趣,做飲食有得發揮,呢個行業與別不同嘅地方,就係有滿足感,客人帶着開心離開,自己又滿足。」

沒有何洪記,就沒有正斗──Jason簡單一句概括了老店何洪記與新品牌正斗的關係,他解釋早在90年代中期,父親欲開分店,但他考慮到繼續用何洪記的招牌,如失敗收場則不知怎作打算,更難以向爺爺交代,所以便另外創立了正斗。當時,也有粥及炒粉麵,鎮店之寶當然仍舊是雲吞麵。怎樣才算是一碗上乘的雲吞麵?

Jason說得頭頭是道,必須具備麵之爽滑、柔軟而彈牙;餡料要味鮮而肉質有層次;湯需香濃且味清。他堅持雲吞一定要細粒,因為可以一口一啖;至於,蝦和豬肉的份量為七三比例,七成蝦,三成豬肉,蝦多會爽口,但豬肉一定要半肥瘦才會香口,「雲吞主要分三個部份,河蝦、豬肉同肥豬肉。其實,肥豬肉唔使好多,但可以將雲吞鮮味帶出嚟,我哋會加少少大地魚添加鮮味。客人落單點菜,我哋即刻包,即時做雲吞嘅爽口程度,遠遠比雪藏的好得多,韭黃都好重要,一定要配雲吞麵,唔可能係葱花,但凡韭黃接觸到水嘅話會霉爛,我哋每條都要乾,先可以將鮮味保留,保持乾淨。」自家精製必然顯得格外用心,除了麵是自家手工做的全蛋麵;胡椒粉是自家研磨,磨至十分幼細,避免太粗糙以致涸喉;湯底亦是每日新鮮自家熬製,最少煲上四至五小時,其香味取決於大地魚、蝦殻、豬骨及蝦子。

年輕時的何冠明,繼承了父親的麵店。

九十年代何洪記於銅鑼灣霎東街的舊址。

蝦肉要用河蝦,貪其爽口。

懂得懷抱自信

雲吞麵本是街頭美食,而最大特色是舖面那個淥麵的櫃位,搬進商場,少了這個雲吞麵的傳統,多了的是宮廷式的裝修和更多的座位,而且坐得很舒服,把雲吞麵由街頭推向一個矜貴的層次,原是來自明哥的構思。由地舖搬入商場,主因是面積大了,租金也合理,自然可以接待多一些客人,做多了生意。談及生意經,明哥認為今時今日因生意易做,所以很多人不思進取,「打一通電話話今日要幾多斤麵,就有麵廠送嚟,有無執着改變?有無要求更好?所以我想做個榜樣,講出嚟感覺有啲囂張。不過,我認為咁樣係最好,呢個就係我標準,即使有日退休我舖頭依然存在。」

雲吞餡中最重要是肥豬肉及大地魚末,令餘韻更香。

餡料蝦和豬肉的比例是7:3。

常言道,創業難守業更難,突如其來的疫症,為不少食肆帶來嚴重衝擊,正斗亦不例外,Jason語帶無奈:「經歷咗唔少風浪,由2003年沙士到而家疫症,今年非常嚴重,始終要繼續守落去。」其父明哥自詡閱歷豐富,身處逆境亦能保持一貫積極樂觀精神,認為毋須杞人憂天,他直言:「以我年紀有咩未經歷過?舉個例子,以前我賣廿蚊一碗雲吞麵,有一年隔壁新開一間雲吞麵店,我賣廿一蚊,佢賣十蚊,咁我問師傅人哋賣咁平點算,原來每個師傅都有個心態,人哋賣幾多錢係人哋嘅事,自己照認認真真去做。無論如何,我哋絕對要有支持自己嘅信心,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唔會咁容易就被毀滅。」●

雲吞即叫即包,不會雪藏備用。

全蛋麵也是自己工場製作,日日新鮮。

何洪記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12樓1204-1205號舖
電話:2577 6060
營業時間:11am-11pm

正斗粥麵專家
地址:中環港景街1號國際金融中心3樓3016-3018號舖
電話:2295 0101 / 2295 0505
營業時間:11am-11pm

撰文: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