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死亡率低因市民危機意識高

港死亡率低因市民危機意識高

【本報訊】本港武肺死亡率僅0.4%,有醫生及傳染病專家分析,本港年長患者比例低,重症不多,加上大部份港人自律做好衞生,減低交叉感染風險,才能堵住當權者引來的人禍。

本港暫僅四人死於武漢肺炎,年齡介乎39至80歲,均有糖尿病等長期病,染疫後一直轉差。有公院內科醫生指,本港約15%病人是60歲以上長者,比率遠低於流感等常見傳染病,故重症及死亡率相對低。

歐醫療系統未及應付爆發

此外,本港疫情之初盡可能安排病人住隔離病房,評估用藥時機,疫情升溫時已有經驗應付大量病人,甚至加快病床流轉。歐洲等地3月初個案才飆升,當時大部份國家未有隔離令等措施,醫療系統未及應付大量病人,「好多醫護一嚟冇得戴N95,二嚟冇alternative醫治,死亡率不斷升」。

《蘋果》搜集數據顯示,呼吸機越充裕地區,死亡率越低。英國目前約有7.8萬人染疫,全國卻只有約8,000部呼吸機,意味每八人只有一人可分配呼吸機,當地死亡率達12.5%。

美國雖有逾50萬人染疫,人數遠高於英國,但全國呼吸機數量達17萬,與患者比例約2.7,死亡率維持於3.73%低水平。日本及香港現時分別有2.2萬及1,500部呼吸機,多於患者總數,兩地死亡率亦錄得1.88%及0.4%的低水平。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港人的危機意識亦是抗疫關鍵。他強調若非傳媒、前線醫護及學者早在1月要求港府、醫管局及公眾做好準備,讓港人提高警覺,搶購口罩、消毒液等,「再加上有2003年沙士嘅慘痛回憶,每個香港人都好想保護自己、好想保護呢個地方」,相信港人保持警惕,武漢肺炎的死亡率不會攀升。
■記者梁御和、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