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股神畢菲特今年吃不少苦頭,其投資旗艦巴郡年初至今在股票中損手,外電統計指總計達465億美元(約3,605億港元),佔其股票持倉19%。過去兩周,巴郡減持紐約梅隆銀行、達美航空及西南航空股份,共套現約4.19億美元,作價比3月時的「撈貨價」低,令市場憂慮股神投資策略轉變,或源於看淡美股走勢。
記者:潘 曦
以「別人恐懼我貪婪」聞名的畢菲特,其持倉包括美國銀行、蘋果、美國運通、達美航空及可口可樂等,有關股票虧損額均逾10億美元,其中最大持倉蘋果虧損高達60多億美元。
反口減持航空股
巴郡多次以蝕本價沽出3月時買入的股票,據美國證交會上周五公佈文件,巴郡4月7日及8日拋售紐約梅隆銀行股份,每股作價35.5美元,涉86.9萬股,套現約3,090萬美元(約2.4億港元);巴郡的梅隆銀行持股由10.4%降至9.8%,即約8,810萬股,市值約33億美元。
外媒Market Insider認為,巴郡減持或是監管新規,避免持股量逾10%;然而巴郡或難免捱多一場敗仗,事緣它3月3日撈底,增持梅隆銀行逾920萬股,涉逾3.5億美元,而梅隆當日收市價38.83美元,較是次減持價高出約8.6%。事實上,梅隆股價弱勢,年初至今累跌26.2%,差過標普500指數的13.6%跌幅。
而在前一周,巴郡還減持達美和西南航空,其中以22.96至26.05美元賣出達美約1,299萬股,以31.38至33.97美元賣出西南約230萬股,共套現至少28.69億港元。
問題在於,巴郡3月以更高股價增持達美和西南,畢菲特當時揚言不會出售航空公司持股,豈料一個月後便反口。
事實上,疫情肆虐美國,產油國對減產工作亦波折重重,OPEC+會議只達成每日減產約1,000萬桶石油的初步意向,在G20會議後的聲明更無提及減產數量。高盛最新報告指,縱使OPEC+初步減產協議已呼之欲出,但減產幅度太細亦來得太遲,對挽救油價根本沒用,同時不足以平衡市場供求;高盛認為,石油進口國儲備已近飽和,全球共需每日減產1,400萬桶,才能維護油價。
美數據料「非常難看」
美國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梅斯特指,為了延緩新冠肺炎病毒傳播,保護公共衞生利益,美國不少公司已陷停擺,故預期其後的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將「非常難看」;聯儲局目前主要目標,將是確保市政債券市場正常運作,以及市場功能正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