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著名醫學醫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最新研究,分析以新藥瑞德西韋治療歐美等地嚴重武漢肺炎病人的初步效果。53名病人中,原有34人要插喉及用「人工肺」,用藥後20人不需再插喉及用人工肺,但有6人死亡。整體有7人死亡(13%),有25人(47%)出院。
研究的53名病人分屬美國(22人)、歐洲與加拿大(22人)及日本(9人),介乎23至82歲。當中30名人要插喉,4人要用人工肺,均年紀較大及較多為長期病患;另外17名病人要用非入侵性或低濃度氧氣輔助呼吸。研究發現,整體有68%的36名病人使用氧氣後有改善,但8人情況轉差。整體25人(47%)出院,7人死亡,即整體死亡率13%。
副作用或致腎受損
本來要插喉的病人中有17人(57%)不需再插喉。本來要用人工肺的病人中,3人不需再用。這兩批人有6人死亡,死亡率18%,只有8人出院。相反用非入侵性氧氣輔助病人中只1人死亡,死亡率5%,17人出院。由使用瑞德西韋至死亡,平均相隔15日。相比一個有關Kaletra洛匹那韋的研究只有1名病人要插喉,整體死亡率22%。其他內地研究,嚴重病人死亡率介乎17%至78%。
新藥副作用方面,32名病人(60%)有肚瀉、出紅疹、腎受損及低血壓等。部份插喉病人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缺血性休克、急性腎衰竭及低血壓,有病人因出現副作用而停藥。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在昨日的疫情簡報會上表示,本港共有30名確診者試用新藥瑞德西韋,至今有個位數的病人已康復出院,暫時未發現嚴重副作用。據醫生臨床觀察,瑞德西韋似乎對退燒有效果。但香港只是全球試驗計劃其中一部份,測試數據必須與全球測試結果合併一起看,在統計學上才有足夠顯著性,從以判斷瑞德西韋在治療上有否優勢。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