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業:補助唔夠教練食飯

健身業:補助唔夠教練食飯

【本報訊】政府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涵蓋健身業,向體育總會及體育機構的註冊教練各提供一次過7,500元補助金,向健身中心營運者發放一次性10萬元津貼。但健身中心業界、搏擊運動教練界認為措施力度不足,亦遺漏了一批運動教練,無助紓緩困境。

RMG泰拳健體中心負責人柯尊鼎表示,大部份拳館生意大跌六至八成,政府忽然要求健身中心停業,但補貼不足。對於政府資助10萬元,他指其中心每月開支30、40萬元,不談交租,連教練食飯也成問題。他指做運動要有持續性,普通人容易放棄,運動教練要用不同方法吸引人持續做運動,如14天不做運動,客人不會回頭。

1,500拳館恐倒閉

柯尊鼎稱,多間健身中心在疫潮下已倒閉,他指如補貼不足而疫情又繼續不受控,5至6月相信業界有逾半、1,500間拳館要倒閉,可能有數千甚至逾萬人失業。

拳擊運動員袁文俊指,本港搏擊運動員近年在多個海外賽事得獎,都靠多年默默耕耘,自資去受訓、參賽,大部份企業都不會聘他們做長工,故一直自食其力,部份人在拳館或健身中心做助教幫補生計,但疫情下閉館影響收入。他促請政府提高補助金額,「7,500真係低到一個點」,建設提升至約2萬至2.5萬元。

東區區議員李予信批評,衞生署連健身中心定義都說不清楚,舞蹈班也被歸納入健身中心,全港約3,000間拳館和約560間舞室都要停業。舞蹈是文藝性質,卻不在藝發局等藝術機構補助範圍。他亦質疑僱員補貼9,000元,為何教練只有7,500元,甚麼邏輯造成差別,為何美容院按規模獲資助,健身中心卻未能按規模獲增發資助。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