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日前去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冀港府向受疫情影響的大律師提供財政援助。公會前執委、資深大律師駱應淦亦撰文指出,大律師也受疫情打擊;又強調行業傳承需新晉的同事,否則便沒有法律界,更遑論要保障市民的發言權利。
為戴啟思澄清訴求
駱應淦在文首先澄清一些虛假、未經核實或選擇性的新聞。他指,有指戴啟思要求政府引用《緊急法》修例,使法院以電子方式遙距重開,「這不但是應對目前的『抗疫時期』,是為訴訟長遠發展提供建設性的解決方法」。他稱,有人說有大律師為被捕人士出庭一次收三萬元:「我理解其實好多大律師都是義務代表反送中示威被捕人士,沒有從被告收過一分一毫。」他又指,有人批評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去信要求政府支援,形容大律師「個個腰纏萬貫」,但這些是選擇性新聞。
駱應淦解釋,大律師是自僱人士,也受疫情打擊:「要交租及支付大律師所聘僱員之薪金」,而且大律師並非「人人都大富大貴、不愁生計」,「大部份新入行的大律師均不是含金鎖匙出世,很多人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也如很多普通市民一樣要應付生活所需」,未有積蓄應對法院停擺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性打擊。
他稱,即使是年資較長的大狀,「也不是個個豐厚的收入和資產去對抗長達一季(且繼續性)的停工」,故大律師公會「要照顧有需要的會員,特別是初出道的會員,反映他們要求援助的訴求,這也是常識吧」,尤其戴啟思只是詢問政府會否考慮資助大律師部份租金和僱員開支,以及容許大律師延遲繳稅,並非要求「優先援助」大律師。駱指出各行業傳承需要新晉,若沒有法律界,何以保障部份人講假新聞的權利,以及他澄清的權利。
■記者呂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