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命運 - 高慧然

口罩的命運 - 高慧然

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突然改口,聲稱佩戴口罩可以幫助阻止COVID-19的傳播。

這一說法,與政府之前的說法完全不同,一時之間,令民眾相當困惑。武漢肺炎傳入加拿大後,政府一直不鼓勵民眾戴口罩,甚至揚言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以致於許多戴口罩出街、想保護自己的人備受歧視,在無言壓力下除下口罩。因為口罩被污名化,而增加社區傳播的風險,加拿大政府不是沒有責任的。

武漢肺炎初起時,杜魯多便捐出大量醫療級別口罩給中國,當加拿大疫症蔓延、當地醫護人員需要口罩時才發現口罩嚴重短缺。結果,政府不但不敢鼓勵民眾戴口罩,甚至也要求醫護人員「節約口罩」。有醫生投訴在醫院戴口罩被行政官員批評製造恐慌。

究竟加國首席公共衛生官是因為口罩短缺,所以不敢鼓勵民眾戴口罩,還是初期判斷失誤,對口罩存有偏見,所以認為口罩對防疫意義不大。原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後果,後果是疫症在加拿大蔓延,變成社區傳播。

官字兩個口,一時是口罩無用論,一時相反,把民眾點得團團轉,錯失購買口罩的良機。現在,雖然大家都願意戴口罩了,但真正擁有口罩的人不多,有人把樽領衫拉高至口部便當作口罩,也有人把外賣食物紙袋套在頭上,露出兩隻眼睛來代替口罩。

對口罩的判斷有誤,卻沒有人真誠致歉。高官的傲慢顯而易見,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