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咩都封,為何不封考場? - 李平

蘋論:咩都封,為何不封考場? - 李平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重申,DSE維持於本月24日開考的機會相當大,其依據是近日見到確診個案數字慢慢下降。但是,本港確診人數已逼近千人,疫情有起伏目前是常態,更不以官員意志為轉移,大批考生亦投書傳媒,質疑政府「咩都封剩係唔封關同考試場地」。楊潤雄還在望天打卦,是否再押後開考的臨時決定必定難以兼顧安全與公平原則,既忽略中學老師及校長贊成押後考試的主流意見,更忽略DSE考生的感受和訴求。

考生怨意見沒人聽被遺棄

《蘋果》論壇近兩日頻頻收到DSE考生具名電郵,希望傳媒為他們發聲,認為他們的意見沒有得到聆聽,自己甚至成為被遺棄的人。有位同學在信中說:「因社會運動事件及是次武漢肺炎使我們失去很多上課時間,甚至連mock-exam都沒有了,有考慮過我們嗎?由本身宣佈3月如期考到考前一星期才宣佈延至4月考,這種壓力難道易承受嗎?但考評局的做法只是考慮自己的利益,所有事都見步行步,完全沒有想過我們這班『被時代選中』的2020 DSE考生。」

一眾DSE考生透過學生網上平台Goop,就DSE應否押後進行投票,結果只有9%希望如期考試,逾九成希望押後或取消。教協本周初對中學老師、校長的問卷調查也顯示,七成半受訪者贊成DSE押至6、7月開考。教協同時指出,考生一直鋪排溫習節奏、考試策略,但遭疫情打亂,對現時不確定情況感到焦慮。香港教育同行陣線則發起聯署,促請教育局及考評局至少於開考前10天(4月14日)公佈最新文憑試應變方案。

毫無疑問,在疫情未受控情況下,今年DSE必須兼顧考生的安全、健康與考試的公平、公正。即使如楊潤雄所願,未來一周確診個案下降的趨勢持續,但考場安全仍堪憂。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認為,「萬一要去考,都要做足感染控制措施,希望唔好有人群聚集情況」。她更提醒,任何地方的廁所都是高危地方,包括考場的廁所。

況且,武漢解封,各界擔憂無症狀感染者外出播毒的風險升高,不能排除疫情突變的可能,一旦到考試前一、兩日有突發情況,當局再宣佈押後考試,何異於讓考生再坐一次過山車、經歷多一次折磨?2月25日,即武漢封城後一個多月後,楊潤雄仍宣佈DSE將如期於3月27日舉行。直到3月21日,教育局才宣佈將開考日期延至4月24日,讓考生心身備受折磨。

楊潤雄一反常態未跟中國

楊潤雄並無先見之明,如今堅持4月24日開考,但考生對考場安全、考期不確定性的憂慮,已影響他們備考情緒,甚至影響考場發揮,有礙公平、公正原則。中國決定將高考押後一個月至7月舉行,其中既考慮到局部疫情爆發的風險,須確保考生安全與健康,也考慮到考生上課受疫情影響,需要有一段穩定的備考時間,以保障考試招生的公平公正。

中國一直宣揚疫情受控、復工復產全面推進,尚且要推遲高考,與中國教育部有定期會商的楊潤雄,為何一反常態,未跟隨中國?是不了解中國和香港的真實疫情,還是為了配合中國宣揚疫情受控?武漢解封,不等於中國疫情風險解除,北京市昨日還出台更嚴格的入京旅客管制,勒令旅客必須提供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健康證明才能入住酒店。

因此,無論下周本港疫情如何發展,把DSE押後至6、7月開考,是兼顧安全與公平的首選。楊潤雄應聽取老師、考生意見,不要再固執己見。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