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爆破:眾星人工過高現暗湧 - 何西

泡沫爆破:眾星人工過高現暗湧 - 何西

過去十多二十年足球景氣,從電視轉播及商業贊助帶來的收入不斷增加,帶動球員轉會費及薪酬大幅攀升。一旦出現像今次突如其來的災難,在主要收入來源先後閂水喉下,球員薪金過高的架構便面臨崩潰。在武肺衝擊下,各球會都要求球員自願減薪度難關,但過程卻未必順利。

由於球員與球會受合約法律保障,後者不能單方面減薪。英超早前便提出全部球員減薪30%的方案,但與球員工會的談判一直膠着;德、意、西、法聯賽方面,因不少球會各自與球員談判,成果較大,如祖雲達斯的球員及教練便自願免收四個月薪酬,美斯等全體巴塞隆拿球員減薪七成,最新消息再傳巴黎聖日耳門(PSG)球星們也願減五成人工。不過,英超以利物浦為例,該球會在18/19球季的收入達6.6億美元(約51億港元),惟薪金開支同樣創新高達3.86億美元(約30億港元),佔收入58%,未扣稅前僅賺5,200萬美元(約4億港元)。曼聯(圖)近年成績雖差,但依然是英超收入與薪酬支出最高的球隊。

當然,亦有說法指目前球壇停擺不過一個月,就算球會失去餘下比賽主場門票收入,如果聯賽能重開,至少在電視轉播及贊助收入仍有着落,因此反對球員減薪的人質疑扣減了的薪酬只是為班主慳錢,日前便有英超球員聯合發起#PlayersTogether行動,成立基金協助抗疫。
文: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