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世界體壇停擺,本地體壇無一倖免,賽事全面暫停;體育場地全部封閉、訓練全停,小朋友沒有足球可踢的同時,部份足球學校處於生死邊緣,短期內未能恢復正常運作,更可能面臨倒閉。
記者/攝影:曾雁平
政府把關不力,堅拒全面封關,隨着避疫人士蜂湧回港,致令確診宗數激增,傑志、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阿仙奴(香港)足球學校及香港國際米蘭青訓學院等期望康文署重開各個管轄場地重新開放,恢復訓練的願望亦告落空,而三月底連各區硬地足球場也全面禁用,可說到了絕路。
高志超:摧毀式影響
各足球學校自三月底開始幾乎全面停頓,小朋友沒有常規訓練,教練停工,營運中的足球學校連續幾個月沒有開班,在近乎零收入下,政府剛推出的紓困措施如蜻蜓點水,如疫情持續,這些足球學校很難再撐下去。
連同合作學校、團體及常規訓練班,阿仙奴(香港)足球學校有過千名學員,聘用近100名教練,但該校總監高志超表示疫情已令學校100%停頓,早前曾試過在硬地足球場舉行小班教學,不過,擔心小朋友健康,最終硬地場訓練亦取消。他說:「康文署起初封場仍然不太擔心,相信疫情將過去,而港超聯於三月可轉到將軍澳運動場閉門重開,以為球場重開在望,隨後確診數字不斷上升,現在真的害怕。」
對足球學校的營運,高志超坦言今次是不折不扣的摧毀式:「二月開始零收入,要交租金及支薪,又試過凌晨收到教練求助電話,我都不知如何幫他們?那時開始有點心寒。如果知道疫情三個月後解決,還可守三個月,但如持續,守到九個月之後又如何?業主已有減租,但手停口停,捱不了多久,這次疫情最恐怖的地方,是沒人知道甚麼時候END GAME。」
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總監林燦彬表示,疫情對港車影響極大,一月底至今,所有訓練全停,30多名教練已減薪一半,目前只望可盡快恢復正常,情況持續可能要進一步節流。
前年加入本地青訓足校市場的香港國際米蘭青訓學院,發展仍屬起步階段,該校青訓總監趙俊傑表示,去年社會運動多少有影響營運,但論殺傷力,遠不及今次疫情,現在連硬地場也全封,真的到了完全停擺的情況。
趙俊傑:或網上教學
他說:「去年七月開始受影響,12月收生好轉,在農曆新年後疫情出現,情況越來越嚴重,停頓4、5個星期,不斷開會想應對方法,但收入大減,有全職教練要由月薪變停薪,最後推出個人及小組訓練,又推出優惠,過去個多月可以有20組,總算有點收入,但隨着港人由外地返港,感染增加,現在所有場地都封閉,精英及個人訓練也全停,暫時未想到解決方法,始終學員安全及健康是重要,但學院始終是公司,要向股東交代,亦要解決職員生計,仍然在想不同方法。」
國際青訓學院本有五名全職要兼任行政教練,但部份要停薪或轉兼職,疫情前約有350名學員,以開展年多時間來說,股東及國際米蘭總校本滿意進度,但疫情後全停,趙認為如果政府早些推出比較決斷措施,情況未必差到這個地步,他說:「國外有直接措施幫助公司度難關,香港政府庫房儲備算多,希望政府也想些方法去救助各行各業,當然我們也想會想辦法,維持營運。早前試過小班訓練,每班不多於四人,亦調節訓練內容,減少對抗性訓練,又列出超過20點要留意地方,訓練集中個人技術,效果不錯,小朋友不能上學,參加訓練可以出汗釋放精力,家長也開心。現在硬地場也封,僅餘的課堂也暫停,真的不知可以怎做,學院能維持多久也成疑問,相當擔心往後發展。」雖然室外訓練場全關閉,但趙透露,學院仍然思考能否以網上形式指導學員,希望仍可保持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