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度不及私企高層行會成員倡減薪30% 林鄭唔聽

幅度不及私企高層
行會成員倡減薪30% 林鄭唔聽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宣佈與司局長減薪一成,但相對外國領袖減薪方案幅度仍偏低,有報道指日前行政會議討論減薪建議,曾有行會成員建議加大減薪幅度但不被接納。有工會人士批評,林鄭減薪幅度較私人企業小,她卻享有政府提供的專車、官邸等福利,「生活好多開支政府已包埋,應該比私人機構減更多,先叫同市民共度時艱。」
記者:莫劍弦 黃頌恩

林鄭減薪一成,但是年薪仍有468.9萬元,根據外國網站早前公開的世界十大高薪領袖名單,林鄭減薪後仍排行第二,第一位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不過,他與內閣成員早前宣佈減薪三個月,比例上等於減薪兩成,幅度較林鄭高;林鄭減薪幅度亦低於印度總理莫迪及南韓總統文在寅,兩人減薪三成。

指副局政助要供樓獲「豁免」

消息人士稱,其實有官員也認為,若政府高層決定減薪,應該與外國領袖相若,「起碼兩成起跳,減一成會令市民覺得太少」,但據知有意見指之前問責班子已捐薪一個月,再加上今次減薪一成,「兩條數加埋差不多等於減薪兩成,所以減薪一成已夠」。

香港01也引述消息稱,行政會議前日召開特別會議時,曾爭拗減薪幅度是否不足,有多名行會成員指減薪一成難回應公眾期望,又指本地大企業以至外國領導人,認為減薪起碼兩、三成,但有關建議明顯未獲接納。報道又指,林鄭以副局長、政助人工不算太高,不少人要供樓,家庭負擔較大為由,「豁免」他們減人工。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批評,林鄭減薪幅度較一些私人企業管理層更低,她卻享有不少私人企業管理層沒有的福利,如政府提供專車、司機、保鑣、官邸等,還有不少津貼,「佢應該減更多,人哋外國領袖都減兩三成人工」,批評林鄭減薪一成難以回應市民的期望。

公民黨黨魁、立法會議員楊岳橋則批評,當日對問責官員及特首設下高薪,是以需要搶人才,以及官員面對的工作性質等為理由,但經歷反送中運動和近月處理武漢肺炎疫情,「佢哋嘅表現完全唔成正比」,就算再進一步減薪都不過是數字遊戲,「香港人唔介意貴,但要值得,而佢哋係完全唔值」。

本報就不少人要求特首及高官應加大幅度向特首辦查詢,特首辦回應指,有關問題特首已於記者會上回答,不作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