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遠超警戒線 評級恐不保

赤字遠超警戒線 評級恐不保

【本報訊】政府在兩輪共2,875億的防疫抗疫基金後,本年度赤字達GDP的9.5%,遠超3%的安全警戒線,或觸動國際組織調低本港評級。而且庫房最多減至8,000億港元,僅能應付未來14個月開支,少於15個月的不明文規定。

政府的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總開支額1,375億,連同財政預算案、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等,庫房支出總數達2,875億,佔GDP約10%。林鄭預料本年度赤字2,766億,佔GDP的9.5%。

國際的財赤安全警戒線水平為3%,今年的赤字遠超警戒線,為香港財政敲響警號,或觸動國際組織調低本港評級。而政府財政儲備由1.1萬億港元,減至8,000至9,000億港元,僅能應付相當於14至15個月開支。政府有不成文規定,需預留三個月開支應付日常現金流,以及12個月開支應付突發事件。

關焯照

學者促停大白象工程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現時各行各業皆接近停擺,最遲一年多後疫情完結,才可全面復工,所有貨品都將重補存貨,開啟新一個經濟周期。雖然香港政府是大富豪,但應正視前幾年急速上升的經常開支,停止大白象工程,他並建議擴闊稅基如博彩稅,解決人口老化和稅基狹窄的問題。

雖然基金屬一次性的安排,但要補回今次所花的儲備,或需要一段長時間。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指,政府估計連同去年8月的四輪措施,為本地生產總值提供5%緩衝作用,但她相信難以抵銷經濟下滑的幅度,料全年經濟仍收縮2.1%,即連續兩年負增長。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更預計,本港今年經濟將收縮4%。他指相對上次紓困措施向零售業界派發8萬元,今次措施已有改善,但認為重點仍是業主就租金的實際減幅。

至於政府表明無意因防疫抗疫而發債,李若凡指,以新加坡為例,多輪紓困措施均動用財政儲備進行,而香港本身擁有較高財政儲備,暫時未需要透過發債推出紓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