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被迫放無薪假 做副業幫補空姐變侍應「慶幸有工做」

財經專題:被迫放無薪假 做副業幫補
空姐變侍應「慶幸有工做」

「天氣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飛……」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航空業,國泰更創出單日曾經只有五百多個乘客。不少空姐、機師被裁或被迫放無薪假,故要四出尋找副業維持生計。本報訪問多個空中服務員,有空姐選擇當小食店侍應,也有機師伺機投考其他交通牌照謀後路。他們對航空業仍有抱負,希望能守到疫情過去。
記者:周佩施 孫樂祈 王琳

國泰空姐Amy(化名)3月中開始被公司安排放了三星期無薪假,她跟記者說,嘗試過找兼職工作,可惜市場上許多文職工種都要求具經驗。後來她在朋友介紹下,到屯門一間小食店工作,主要幫忙包裝外賣及樓面工作,但時薪只有50元,「其實食店這個時候生意都差,慶幸還可以做外賣。我每日的工作就是接聽電話落單,然後再包裝食物,間中還要幫忙送外賣到附近的住宅或商廈」。

底薪被壓至7,500元

Amy坦言:「最初的確有點難接受,始終工種和空姐很不同,但唔做嘢困住喺屋企仲悶;而且呢份工可以現金出糧,這點很重要。」她又稱,身邊有些技能的同事會去幫人做facial、整眼眉等,也有些變身做KOL,在網上教烹飪或扮靚等,最普遍是去做model。

空姐過去有底薪加津貼,國泰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工會主席王思敏指出,國泰空姐若工作70小時以上,有額外每小時補水百多元;另外長途機亦有2,000、3,000元的「外站」津貼。但現時航班大減,一般只能向公司取底薪,「初入職的同事底薪約9,000元」。現時外站津貼已名存實亡,因公司要求空中服務員飛完十多小時的長途機後,原機折返。而三星期的無薪假計劃,更將底薪連續四個月由9,000元壓至7,500元,「三星期即是21日,除開每月5日冇薪,即是減17%人工」。

機師考國際牌鋪後路

香港航空空姐Mary指,港航底薪只有約8,000元,另時薪80多元,以往一個月飛十多程機,惟4月份她只被安排飛一程數小時的航班。她指雖然要捱底薪,但未有找副業,「一般空姐會搵客戶服務員、售貨員,但現在都冇呢類工」。她很多朋友早前被辭退,未有正職,連兼職也未找到;Mary指自己起碼仍有底薪,故不打算與她們競爭。

底薪較高的機師同樣感迷惘。在港龍當機師逾十年的John Chan表示,機師底薪算可觀,一般二副機長有約五萬元,正機長則有十多萬元,視乎年資而定,「雖然停飛對我們的收入影響不算很大,但我們一樣擔心前景,因為你不知道公司明天還撐唔撐得住,所以目前很多同事也積極考取國際機師牌,為自己鋪定後路」。John解釋,香港的機師牌只有台灣及阿聯酋國家承認,反觀歐美機師牌的認受性較高 。

「香港機師考歐美牌需要花很多工夫和時間,除了模擬飛行外,筆試是最具挑戰性,須熟讀天文學、飛機設計及製造等理論」,John坦言考牌都是為將來打算,但如果全球航空公司都有困難,即使考到也無大作用,因為無人會請;又指自己除了懂得駕駛飛機外便沒有其他技能,最壞情況就去駕駛巴士或者Uber。

堅守航空業盼再起飛

航空業困境是全球問題,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早前便因疫情裁掉三分一員工,公司指其合作夥伴、澳洲最大連鎖超市Woolwort hs可以暫時接收員工,擔當理貨員或客服員,待航空業恢復正常時,會重新聘用他們。

雖然面對疫境,惟多名受訪者均不若而同表示,沒有打算因此轉行。儘管現時復飛無期,但他們冀繼續留守航空業,等待天氣好轉的一天,再次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