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投降 急掟航空股

股神投降 急掟航空股

面對疫境,航空業率先「陪葬」,兩大投資智者畢菲特(圖)和李嘉誠曾經大手掃入航空股,但前者最近急急沽貨,反映前景非常看淡。

畢菲特早在1989年曾大舉投資航空業,以3.58億美元購入美國航空優先股,但後來一度陷入嚴重虧損,最終在1997年行業環境好轉時,成功換股出售獲利離場;自此他減少投資航空股,甚至講過「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你可以先成為千萬富翁,然後再買入航空股」。

李嘉誠經營飛機租賃


到了2016年,畢菲特突然改口風,稱航空業整合令「這個產業相當有魅力」,於是重新進場。同年先後以323億美元收購飛機零件及能源生產設備製造商精密鑄件公司,及開始購入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的股權。在今年2月底,股神仍繼續「抄底」斥資4,530萬美元增持100萬股達美航空。

結果,上周畢菲特宣佈「投降」,外媒指其投資旗艦巴郡出售達美航空及美國西南航空股份,料合共套現約3.89億美元。

至於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早於2003年已鍾情航空業,欲投資加拿大航空,可惜其後因該工會作出強烈反對而未有成功。之後在2014年,長實(1113)大手斥資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向美國通用、中國銀行航空租賃及日本三菱購入60架飛機權益,正式進軍航空業。

到2016年底,長實再斥資近77億港元收購飛機租賃公司CK Capital Limited及Harrier Global Limited全部股權。截至2019年底止,集團擁有129架窄體飛機和5架寬體飛機,其飛機租賃業務收入接近32億港元,按年增長逾8%。

翻查多年前報道,集團曾表示,飛機租賃確實有利可圖,深信很多飛機租賃的行業回報率比造飛機、機場還有航空公司都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