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證臭氧污染毀植物

中大研究證臭氧污染毀植物

【本報訊】近年本港臭氧濃度屢創新高,除了影響人體呼吸系統外,亦破壞植物生長,加速環境惡化,同樣會為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後果。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副教授戴沛權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早前完成華南地區首個檢測空氣污染的生態實驗,證實臭氧會對植物造成重大損害、並會阻礙植物生長。

被迫開花更多維持繁殖

本港空氣污染物臭氧的濃度近年屢創新高,成因主要是汽車及工業廢氣所排放的有機揮發物和氮氧化物,接觸陽光後與空氣中的氧結合形成臭氧。臭氧對於人體的呼吸系統具刺激性,亦會破壞植物光合作用。

研究團隊為進一步監測、量化和了解臭氧對植物的破壞機理,於中大校園內建立了開放性的實驗菜園「臭氧園」,種植了具有不同臭氧敏感性的四季豆品種,該些四季豆葉子由英國生態與水文學研究中心提供,四季豆葉子會根據大氣中臭氧的含量顯示出獨特的紅色斑點圖案。

今次研究分別使用了「臭氧敏感基因型」及「抗臭氧基因型」兩種不同基因的豆,團隊發現對臭氧較敏感的豆明顯有遭受由臭氧誘導的葉面損害,出現更多的紅色斑點,死亡率亦高企。

由於植物在受到環境壓力下會開更多的花以維持繁殖機會,今次實驗中,對臭氧敏感的豆長出的花朵數量較抗臭氧的豆多出三成,反映臭氧對植物的生存形成環境壓力。
另外,團隊發現抗臭氧的豆從開花到形成豆莢,成功率較對臭氧敏感的豆高出至少一成七,未成熟或死去的豆莢較少。
■記者李雨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