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派錢】
【本報訊】港府宣佈港鐵7月起半年內減價兩成,當中一半減幅由政府支付,以8億元為上限,惟計劃是將現時八達通乘客享有的3.3%車費扣減擴至20%,意味實際減價只有約17.2%;港府同月放寬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門檻,由現時400元降至200元,料多逾160萬用戶受惠。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減幅不足及為期短,而且政府持有港鐵約75%股份,意味減幅中約87.5%均出自港人口袋。
記者:鄭啟源 吳美茸 鍾耀恆 曾偉龍
港鐵7月起削減兩成票價,為期半年至明年1月1日,港鐵會擴充現有「程程3.3%車費扣減」措施,使用八達通乘客每程折扣額將由3.3%增至20%。以此計算在措施上的額外減幅,實際只有17.2%。以黃大仙至中環過海車程為例,成人八達通單程收費15.2元,在程程3.3%折扣下,實收14.7元;車費八折新優惠實施後,每程收費估計減至12.2元,乘客每程多節省2.5元。
車費補貼門檻降至200元
同時,乘客7月至12月購買五款全月通及港鐵都會票均享100元折扣,其中都會票由435元減至335元,減幅約23%;東涌至香港全月通加強版由635元減至535元,減幅15.7%。港鐵指新一輪措施預算的票務收入損失約16億元,港府將承擔約一半損失,並以8億元為上限,餘額由港鐵承擔。港鐵強調,支援計劃因應疫情推出,是現行票價機制外的一次特別票務優惠,雖然交通業務收入嚴重下跌,港鐵整體財務狀況仍穩健。
據現行交通費補貼計劃機制,用戶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元,政府便為超出400元的開支提供三分一補貼;新安排下啟動補貼的門檻將下調至200元,補貼比例及上限維持不變。港府今年1月曾估算,若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水平降低至200元,預計全年補貼金額會由約31億元增至約58億元,而去年本港約有163.9萬人每月交通費介乎200.1元至400元,料受惠新措施,連同原有220萬已受惠乘客,計劃將涵蓋全港約384萬市民。
假設一名乘客每月車費約800元,現時每月領取補貼133.3元,在調低補貼門檻後,補貼額將增至200元,每月多領近五成補貼。
譚文豪倡減幅30%至50%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港府持有港鐵約75%股份,加上會負擔一半減幅,即減幅中有約87.5%來自香港人荷包,批評減幅只相當於每程少付兩、三元,金額太少,建議應減30%至50%。
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則指,港府應將所有從港鐵收取的收入,全數用以補貼市民交通費,減輕市民負擔。目前疫情發展不樂觀,港鐵票價減免僅為期半年或不足夠,認為港府應按疫情發展,考慮延長優惠期。
經濟學家林本利提醒投資者,公用股一直都有政策風險,政府在疫情下給予港鐵減票價這政治任務,但相信在港府補貼下的減價利潤影響少,或可刺激客流量增加,估計以目前投資氣氛而言,港鐵股價會因減價跌5至6%。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指出,港鐵票價減兩成,「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港鐵賺少咗,派息亦會派少啲」,並認為減價對港鐵是好事,有機會增加客源,未必需補貼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