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營商操守遭詬病

中概股營商操守遭詬病

【本報訊】中概股近期屢成沽空人士攻擊對象,除了持續不斷造假,營商手法亦甚有問題;亦有部份人士高價上市後開拓新業務,再以低價私有化,令小股東蒙受損失,操守甚有問題。

整容股被爆請網絡打手

去年7月,「整容股」新氧科技被爆聘請網絡打手,涉嫌由整容醫生代寫專業意見,另外旗下平台及App的醫學美容供應商資料不實,有部份整形醫院地址為虛構;加上面臨阿里巴巴(9988)、京東與美團(3690)夾擊,並在燒錢式推廣下,市場不看好其前景,現時股價9.98美元已較高位22.8美元插56.2%,首席營運官劉逍上月亦離任。

另一隻以美容電商起家的聚美優品,2014年6月上市後一個月被爆供應商賣假貨,於是決定轉營自營電商,導致收入及盈利雙下降,並於2016年提出以7美元私有化,較上市價22美元低68%,引起市場人士聲討,最終失敗。公司去年再以低於上市價逾九成的價格再提私有化,在投資者心死下獲通過。

目前逾100間中概股股價交易低於一美元,市值少於5,000萬美元,部份公司業務持續錄虧損,股價低於一美元,且連續30日出現「零成交」,遭剔出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