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經濟飽受疫情摧殘,經濟前景不明朗,企業減省成本節流,並暫緩擴充計劃,加上居家工作模式成風氣,企業採靈活辦公等措施,寫字樓需求大減,租金備受影響。戴德梁行數據指出,寫字樓租賃近乎冰封,整體甲級寫字樓吸納量錄得18年來最大單季跌幅,令寫字樓租金跌勢加劇。
記者:湯家明
疫情影響本地商業活動及經濟表現,本港各區甲級寫字樓的租金跌幅在本季加劇,尤以核心區最為明顯。繼去年第四季後,本港甲級寫字樓市場吸納量再錄得負數值,自上季的負377,990方呎後,再進一步擴大至本季負524,947方呎,錄得18年來最大單季跌幅,主要是因來自金融、保險及共享工作空間行業的需求縮減。
企業轉租非核心區
隨着企業相繼節省成本開支,紛紛租用非核心區寫字樓樓面,或把後勤部門調遷,對商業樓面需求下降,均對租金構成壓力。各地區中,今年第一季跌幅最顯著是尖沙嘴區,平均呎租62.4元,較去年第四季跌5.7%,跌幅冠絕所有地區;其次是港島南區,今年第一季平均呎租33.9元,按季下跌5.6%。至於傳統商業區灣仔及銅鑼灣,租金按季下跌5.2%至69.6元。相對跌幅較低的為港島東,第一季平均呎租55.9元,按季下跌1.2%。若按年計算,中區超甲級寫字樓呎租更出現雙位數跌幅,達11.6%,而灣仔及銅鑼灣更跌11.9%。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寫字樓部主管韓其峰表示,面對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企業節約成本,不少企業早暫緩擴充計劃;近期疫情擴散,許多企業更推行了讓員工居家工作或靈活辦公等措施,為企業營運模式提供一個新的選項。他預期企業會繼續減省租賃成本,令短期的寫字樓租賃需求進一步縮減。隨着需求下降,甲級寫字樓整體平均待租率升至10%,創下十年來新高,當中以九龍西及九龍東待租率冠各區,分別錄14.6%及14.2% 。
千間食肆或被逼結業
該行亦指,近期入境限制及居家呼籲等多項防疫措施推出,令訪港遊客大減、主要零售區人流大跌,零售銷貨額錄得破紀錄的跌幅,為商舖租賃市場帶來沉重打擊。零售市場各項指標下挫,飲食業更受最大衝擊,預料本年內被逼結業的食肆或多達1,000間。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及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月工商舖註冊宗數只有204宗,數字主要反映2月市況,雖然按月略跌2.4%,但今年首季合計,工商舖註冊宗數僅611宗,比沙士及金融海嘯時期更差,並創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