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曾公佈147個車站有設施損壞,本報巡視發現,設施損壞車站實多達164個。一直未見南港島綫被「裝修」,卻有增值售票機離奇受損要關閉,職員透露是港鐵所為,因為部份車站人流較少,港鐵認為可減少設施,拆走零件「移植」至市區重建其他車站如旺角和太子站。
港鐵九條主要路綫待遇有差別,馬鐵和輕鐵綫所有車站均未復修好,輕鐵綫68個車站,只得四部增值售票機。天水圍循環綫最離譜,全綫無增值售票機、無車站顯示屏,多個廣播車務的揚聲器仍懸掛半空,電線外露;馬鐵全綫僅22部閘機正常運作。
至於輕鐵,仍有顯示屏的車站不足一半,天水圍月台市民呆等不知何時才有列車。家住天水圍的吳先生表示,「可能港鐵覺得啲嘢爛晒你都係要搭,咪索性唔整。」
馬鐵綫車站無一完好,大量設施被港鐵以膠套封起。大圍站以外的九個車站,總數逾90個出入閘機更只得八部完全正常。
該綫「裝修」重災區之一是沙田圍站 11個閘機均仍損壞,五部售票機中只有兩部開放,另四部增值機只有一部運作。
馬鞍山站連接的商場多次有街坊唱《榮光》,附近天橋設有連儂牆,警方曾多次無理進入商場,抗爭者需穿過馬鞍山站「逃生」,站內玻璃欄河現已換成鋼板,但大部份出入閘機仍未修理,近半售票機與增值機未解封,部份表面未有毀壞痕迹卻被停用。
毗連的恆安站,兩邊出入口相隔逾300米,雖未曾爆發大型抗爭,站內所有出入閘機卻無一完好,C出口僅有兩部售票機及一部增值機全被膠布封起,乘客如需購票或增值要步行五分鐘至另一出口。有趣的是,售票機及增值機旁領取交通補貼機未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