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005)停派息餘波未了,一班小股東組織大聯盟,昨召開記者會控訴滙控違反派息承諾。本報發現聯盟的負責人,與經常教人槓桿買樓的中小型業主會關係密切。記者曾直擊業主會課程,堂上教授以低息個人貸款,借錢買滙控賺高息,此秘技在黑天鵝來襲下,變成財息兼失,更需撲水償還借貸。
記者:孫樂祈
近年在全球低息環境下,借貸並購入高息投資工具的「套息交易」,大行其道。有進取者甚至以物業加按作循環貸款,投身內房信託、滙控等高息股。
「滙豐小股東權益大聯盟」昨聯同順裕資產管理召開記者會,提出多點訴求,不單要求滙控以股代息;並要高層停發董事袍金最少一年。聯盟指會召集5%股份,並召開特別股東大會(EGM),同時欲委任小股東代表入局進行監察。聯盟又稱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表示已召集3,000名實名股東,包括機構投資者、家族信託、專業投資者及小股東等,佔已發行股份數量2%,市值100億元。
低息借貸買滙控賺息差
現場聯盟邀請小股東黃女士哭訴:「滙控唔好叫HK bank,叫UK bank啦。我等住啲息救命㗎!」另一位小股東李女士亦梨花帶雨:「好難過,我用滙控自製年金,估唔到滙控好似賊,一句就話唔畀。咁我存入去嘅錢係咪用嚟救英國,唔需再還畀我哋?」
大聯盟的核心人物,是順裕資產管理董事呂宇健。他亦正是中小型業主會創辦人Ken sir。記者曾參加業主會其中一次由Ken sir主講的課程,發現教學內容離不開教導會員,借貸買資產收息或收租,只要相關收益高於借貸利息,就能空手入白刃。
大量學員高價逾$60入貨
Ken sir的如意算盤,是學員要先提高環聯信貸(TU)的評級,當達至A級時,其借貸成本可控制在實際年利率2至3厘之間水平。而在2019年下半年,滙控的股息率常見6厘或以上,故介紹學員可透過信用卡套現或私人貸款借盡,然後買入滙控,借100萬元便可年賺3萬元股息。而將股權存放於銀行或美資券商盈透證券作股票融資,更可借多50萬元,作償還貸款或買入更多滙控。
Ken sir建議會員把還款攤分為5年或以上,每年靠滙控部份或全部股息,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多年後還清貸款,便手持許多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滙控股權,年年派息產生現金流。
有讀者亦報料,指聯盟行動只為轉移視線,因Ken sir大量學員曾大手以每股60元以上買入滙控,現都損失慘重。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指出,這個投資策略並非無敵,其缺陷是投資者要每月沽出一部份滙控股份還款,股價要保持穩定才能確保利潤。
昨日大聯盟指滙控管理層曾稱「派息政策不變」,故正徵詢律師團隊意見,研究是否失實及誤導性陳述。不過,大律師嚴康焯認為,此打法未必成功,首先是舉證上有一定困難,其次,股東買賣股票的合約中或有條款,指明公司任何表述並不構成買賣股票合約部份,故難以追究收回派息承諾所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