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專科】
武漢肺炎全球爆發,一半人口禁足在家,無事可做時便想打機,因此打從2月疫情蔓延開始,任天堂遊戲主機Switch已大賣,接着是新垣結衣代言的體操圈Ring-Fit炒過三千大元。直到最近,大家都瘋搶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齊齊爭住跟動物做朋友,從此禁足令下有了細藝。如果將畫面拉闊一點來看,引發今次瘟疫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生果子狸,間接造就了這群虛擬狸貓、兔子等小動物,令牠們在全球大紅大紫,也令人類在禁足自肅中找到一點心靈安慰。
Switch最近推出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非常火熱,遊戲被炒過500元,香港更一度缺貨。事實上《動物之森》系列(下稱《動森》)大熱由來已久,早於2001年在N64推出第一作,因其休閒風格和獨特玩法成為任天堂暢銷遊戲之一,總銷量達232萬套,之後推出的《歡迎來到 動物之森》總銷量更達1,079萬套,成為任天堂商標品牌之一,跟《Mario》及《Zelda》系列平起平坐。也因為遊戲中的動物角色受歡迎,所以不少其他作品中也能找到他們的影蹤,如在《Mario Kart 8》中可選用其中幾位動物村民角色、《任天堂明星大亂鬥》中出現動物村莊舞台、 2006年更曾推出過同名動畫。除了日本,外國玩家也深愛《動森》,外國一位網友透露她的88歲婆婆Audie從2014年開始玩3DS版的《來吧!動物之森》,總共玩了3,580小時,平均每天玩約兩個半小時。直至去年遊戲機壞掉,乖孫除了買部新機給她,任天堂得悉後更特意在今次新作中加入一隻同名小動物,以答謝婆婆長期支持。相信這位婆婆現在也正拿着Joy-Con,四處尋找小動物做朋友吧!
實時無主線 收集夠吸引
到底《動森》系列有何吸引力令全球各地玩家也如此沉迷?遊戲的吸引力可分為五大元素。首先是時間的觀念。自八十年代電子遊戲開始流行,我們在遊戲中的時間都是被壓縮的:你踢一場90分鐘的足球賽,實際時間只有5分鐘;即使沒有壓縮也是催逼性的:《Biohazard》最後關頭要趕在大爆炸前逃離現場,即使是同為休閒遊戲類型的《牧場物語》,你也會想盡快跟村民結婚生仔,然後不眠不休種菜養牛……但《動森》是現實時間同步的實時觀念,而且遊戲沒有主線,只提供玩法指引,更不會催促你執行任務。遊戲甚至會限制你每天可以做的事,例如你在購買遊戲後第一天並不能走訪整個無人島。在沒有提供明確的「to do list」情況下,遊戲提供了一種「不要求玩家做甚麼,而是讓玩家思考『我想做甚麼』」的另類玩法:今天是釣魚還是捉蟲?明天找鄰居聊天還是製作工具?漸漸,每位玩家會根據喜好養成一種只屬於自己風格的遊戲習慣,也因為沒有既定的任務逼迫,遊戲的休閒感油然而生。
令部份玩家如此着迷,可歸功於遊戲的另一項元素:收集元素。收集元素在很多遊戲也有出現,不過《動森》中出現的種類多若繁星,從一開始住在營地已有不同的露營用品選購,你也可以為自己的大宅選擇不同的家具裝飾;個人打扮方面,由轉新髮型,到購買最潮服飾亦任君選擇;嗜好方面更是誇張,你可到小狸開的商店購買不同種子和農具栽種不同植物;遊戲中得到的魚類、昆蟲和化石也可以放到私人博物館。收集元素種類之多,部份甚至幾乎沒有可能達到完成度100,上文提到的Audie婆婆,即使玩了三千小時,銀行存款超過6,500萬、掃盡釣魚大賽獎盃,但還有九種昆蟲未捕捉到。
第三是與收集元素並肩而行的設計元素。在遊戲中打扮、為大屋添置家具、甚至改變無人島地形,能凸顯個人品味,其中最多人投入的就是DIY角色衣服和裝飾擺設。遊戲中擁有一個「我的設計」像素繪畫系統,玩家可將自己畫作變成衣服或掛畫,更有玩家自行製作《美少女戰士》、《鬼滅之刃》等cosplay服。玩家也會利用不同網上軟件,直接將相片轉為點陣圖,再傳送至遊戲世界之中。大家最近在社交媒體見到「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等標語出現在遊戲中,正是由此而來。
畫圖整遊戲 創意無極限
第四吸引元素正是分享。假使你的博物館已收集很多奇珍異獸,自己又打扮得美輪美奐,但如果只在遊戲中孤芳自賞實在可惜。雖然大家都稱呼《動森》為休閒類遊戲,但其實任天堂將之定義為「溝通遊戲」,不單止跟遊戲中的NPC溝通,更可與其他玩家互相分享。透過公開自己賬號,你可以邀請大家前往自己的無人島,又或飛往對方的島,大家一起做早操、舉辦捉蟲大賽,在不同節日更可參與官方舉辦的特定活動。有玩家更自行創作遊戲,一位玩家「tetratara」便在Reddit討論區分享他設計的「爭凳仔」比賽,由他演奏陶笛,音樂停止參加者齊齊爭凳,考反應也考技術。另外更有玩家將整個島改成迷宮,邀請眾人挑戰。《動森》中的網絡連線,從溝通分享衍生出各種創作,為遊戲提供無限可能性。
休閒零壓力 玩出真感情
最後一項也是對很多玩家來說感受最深的,就是跟動物們的牽絆。縱然你不喜歡在網絡上交友,但只要一抵達無人島,便會被一眾NPC小動物簇擁。他們各自擁有獨特的外形和個性,連說話語氣也各自不同。有些動物親切有禮,有些喜歡開玩笑。遊戲設計者巧妙地運用記憶數據,動物們甚至記得你的一言一行,然後以鄰居的身份跟你攀談。數年前一位3DS《來吧!動物之森》的玩家分享,他在村莊中認識了第一位動物朋友Lucky,經常送禮物給對方,又會預設鬧鐘提醒自己約好跟他遊玩的時間,彼此建立了深厚感情,直至有一天他遺失了3DS,雖然後來重購了主機和遊戲,再利用任天堂的Amiibo(遊戲數據儲存玩具)令Lucky重現在遊戲中,但這位玩家已感到它不是當初認識的Lucky。《動森》中的動物儘管是虛擬,但遊玩過程中建立的感情卻又如此真摯而深刻。
集休閒、收集、設計、分享與牽絆五大元素於一身的《動森》,吸引了不同類型玩家,尤其一群本來對打機興趣不大的女生。事實上休閒類型遊戲早已在手遊世界大行其道,從早期的《開心農場》到近年的《旅行青蛙》也有相類似的遊戲體驗。但要追根溯源,就是2001年已經推出的《動森》帶領這種休閒風潮,不像會誘導你課金的手遊,《動森》可以讓你玩個夠。沒有課金沒有To Do List也沒有壓力,大家盡情享受釣魚捉蟲的郊遊樂,《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成為了今時今日疫症陰霾下最理想的避世小島,在動盪中感受片刻安寧。
撰文: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