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博愛醫院一名93歲老翁上周六確診,懷疑被鄰近病床病毒檢測呈假陰性的男病人傳染,恐成為本港首宗院內感染個案。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相信,有關個案是不能輕視的警號。醫管局至今安排約200名曾接觸該病人的醫護接受病毒檢測,當中135人檢測呈陰性。但有醫護質疑接受檢測的同事未有結果已復工,憂慮一旦有人染疫,隨時爆發醫院疫潮。
記者:王春怡 陳詠恩
一名博愛醫護人員透露,該名93歲中風男病人本月3日經急症室求醫,因嘔吐及發燒需留院,並曾照肺片,發現有肺花,其後確診。他由分流、照X光片到上病房逗留了數小時,急症室觀察處沒有負壓設施,急症室醫護有染病風險,惟署方昨日開始才陸續安排相關同事檢測。該醫護人員指,院內全部醫護人員在未有檢測結果前已需要復工,一旦當中有醫護確診,便會在醫院播毒,感染其他病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昨日在疫情簡報會表示,確診老翁現時留醫屯門醫院,情況有改善,但由於年事已高,有長期病患,故界定為嚴重個案。除了一名曾到老翁家的社康護士須接受隔離檢疫,所有醫護人員均穿着合適防護裝備,並非密切接觸者,故毋須停工,只須接受28日醫學監察。醫管局已於醫院抽取病房病床、血壓計、污衣籃等18個環境樣本,化驗結果全屬陰性,將交予專家小組調查,並密切監察所有病人及醫護人員情況。
但該名博愛醫院醫護人員說,由於大部份在內科病房及急症室的醫護只有佩戴外科口罩,質疑「劉家獻所指嘅合適裝備即係一個合適嘅外科口罩」。他認為醫管局應讓自覺與老翁曾密切接觸的同事停工,至檢測結果呈陰性才復工,「確保同事安心先去工作」。
同病格56人樣本呈陰性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相信,確診老翁最大可能是在院內受感染,或成首宗院內確診個案,認為這是一個不能輕視的警號。他說目前香港醫護人員感染控制措施做得非常好,未有醫護人員在醫院感染,如政府繼續維持醫療物資供應穩定、醫護人員之間互相提醒、盡量控制不要社區爆發,醫院自然不會「冧檔」,減低醫護感染可能。
至於跟進老翁密切接觸者工作方面,劉家獻稱,72名曾與93歲男子住同一病格的病人中,56人樣本結果全部呈陰性。有六名已出院並住在安老院的病人,因為曾與老翁住在同一病房,已重返醫院接受測試,其中三個呈陰性。確診老翁的四名家人測試結果全屬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