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地(016)近年逐步將業務交給第三代打理,家族長子郭炳湘2018年10月離世後,其長子郭基俊也晉身新地董事局,亦聯同家族持股,於家族地位日漸穩固,郭基俊新近加入祖父郭得勝創辦的基金會任董事,但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基金會修改章程,訂立更詳細的董事權益條款。
記者:黃詠茵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郭基俊上月18日加入郭得勝基金會有限公司,同時加入的還有去年出獄的郭炳江,以及郭炳聯的兒子、新地執行董事郭基泓,公司目前董事包括鄺老太鄺肖卿、郭炳聯、郭顥澧、郭婉儀及郭基煇。
修改董事條款防利益輸送
在郭基俊等人正式任職董事前,基金會上月5日修改公司章程細則,主要在董事權益(Directors' Interests)一項內,原本提到董事可與基金會訂立合約,並可就任何議案表決,而在新修訂條款下,董事若在某項交易有利益衝突,需要向其他成員申報,該董事亦不得就此交易參與表決。此外,董事亦可提供貸款予基金會成員,款項按年息率不超過當其時滙豐銀行所訂的最優惠利率(P)加不超過兩厘計算。
大律師嚴康焯認為,一般基金有改動才有動力修改公司章程,估計今次是趁變動,順道更新章程,以更改的條款來看,不似是針對某個人,加上新地曾爆爭產風波、受過廉署調查,修改章程有利提高公司的管治水平,避免被質疑有利益輸送。嚴康焯指,若果無這些針對董事權益的設置,有機會違反信託義務,基金會其他持分者有提訴訟的權利,修改可以減低惹麻煩的機會。
88年成立 屢捐錢作慈善
郭得勝基金由郭得勝及鄺肖卿伉儷於1988年成立,翻查過去的申報,基金自2014年起公開賬目,當時基金總資產為266.3萬元,而收到的捐款為6,228萬元;2018年捐款為1,209萬元、總資產305萬元。基金會於2010年向公開大學捐助4,000萬元,資助第二期校舍,又捐出1,300萬元予香港婦協興建服務中心,2013年又曾資助基督教正生書院老師薪金等善舉,是新地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基金。
郭氏三兄弟多年來都與母親鄺肖卿任職董事,即使2008年2月,新地宣佈郭炳湘休假,暫停集團職務,從而掀起爭產序幕,他亦未有退出直至2018年離世。郭炳江及郭炳聯於2012年涉及新地案,同年退出基金會董事,兩人於2014年再度加入,但郭炳江年底再辭任,同年被判監禁五年,去年刑滿出獄,於上月再度任職郭得勝基金有限公事董事。
至於第三代,郭基俊2018年入主父親成立的帝國集團及成為新地非執董,同年底申報聯同郭氏家族持有新地股份22.29%,目前市值高達66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