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秘魯多點點,不全因港人坐包機回港兜兜轉轉歷程,相信絕大部分前往秘魯馬丘比丘及玻利維亞Uyuni鹽湖天空之鏡歡快打卡眾多港人、甚至華人,對秘魯與我們的關係實非遊覽打卡那麼膚淺,千絲萬縷關係近二百年。
初遊古巴未知,原來革命之前當地華人人口眾多,排在傳統殖民白種西班牙人、黑白棕原住民及華人混血兒之後,與猶太人口相等甚至更多。
查資料,秘魯華人人口竟然130萬,佔2800萬總人口的4.65%,擁華人血統混血兒人口則達500萬之高。巴西日裔眾多,秘魯曾經出過日裔總統,鮮知秘魯多個政府高官、部長為華裔;近二百年前太平洋航道隨蒸氣船打通,美洲最初建立的海港之一利馬,先與澳門,後香港,日本神戶等等港口相連,成千上萬當年福建、尤以廣東勞工乘船以月計時間,於驚濤駭浪中到達幾乎永不還鄉地球另一面。
避貧謀生勞工之外,太平天國逃兵甘願賣豬仔變身近乎奴隸,避過清廷圍剿,逃至天涯海角;他們都是秘魯甚至周邊智利、厄瓜多爾、哥倫比亞華裔的先祖。在早期沒有華人女性的情況下,傳宗接代及解決生理需要,與西班牙及意大利跟原住民交合誕下的混血兒或婚嫁或苟合,延續族裔。
十多年前取道多倫多飛秘魯利馬出發,遊過智利,玻利維亞轉回秘魯科斯庫而馬丘比丘,不全為著名景點打卡;自小自母親口中聽多了她祖父、我們外曾祖父在「黑鬼埠」謀生,壯年早逝於當地……成長後與我二姐求證,找出楊氏一族曾居南美秘魯的線索,去過秘魯之後,得更多資料,這家族確曾居秘魯,遠至可能母親的曾祖父飄洋過海到南美,她祖父及父親應為混血兒;但「黑鬼埠」卻是他們後來移居鄰國厄瓜多爾的Quito。
初遊秘魯見唐餐館掛上特大招牌,上書Chifa,就是粵語「食飯」;秘魯及幾乎整個中南美洲亦如此叫法。燒臘滷味店生意非常興旺,多家店舖大排長龍,斬燒豬、燒鵝、燒鴨、燒雞、叉燒落砧板聲響此起彼落;向後面燒爐部用純正廣府話大嗌:冇叉燒、冇燒鴨、快手啲啦……都是老闆/掌櫃,無一黃皮膚長相,如非白色歐羅巴便是靠近深棕色墨西哥拉丁長相,當地人口中的Ch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