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袁國勇早前與同屬港大微生物學系的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在《明報》撰寫一篇有關新型肺炎疫情的文章,狠批中國人的嚴重陋習劣根,導致一次又一次的人為災難,他們其後撤回文章。袁國勇接受港台專訪時回應說,他的壓力天天都有,大家不用太緊張有何壓力,並說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是要做好應做的事,自己受港大聘用為傳染病學的講座教授,應盡力解決有關傳染病的問題。
促公佈追蹤患者數據
袁國勇指出,在檢視抗疫措施是否有效時,需要視乎確診個案有無減少,有否做好個案追蹤,形容「種咩因就得咩果」,真相就是會帶來後果,但不面對真相是最危險。他說香港人多年來能在沒有任何生產的地方生存下去,就是因為明白到越接近真實、相關決定越接近真實,便會越安全,距離真實越遠便會越危險。
公眾需要知道的是,當政府部門找到確診個案後,要花多少時間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完成化驗並將患者隔離,但這些數據從來未有公佈。袁國勇指出,有關數據非常重要,如果這些過程需要很長時間,反映防疫政策基本上是失敗,因為這些仍留在社區的密切接觸者,有可能將病毒傳播出去。他希望政府日後每天都公佈有關數字,以便監察措施的成效。
■記者何家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