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熟悉的北角如今因為怕往人堆中去,連每周一次的街市也無膽光顧,尤其春秧街市更已禁足兩個月矣。這一來的確有許多的不方便,事關超市有些菜蔬並不備,如茭白筍、春筍、Baby椰菜等,也許因為太小眾而不進貨,偏偏這些都是我之所愛,尤其那幾種筍,無竹令人俗,俗人如我苦不堪言;在超市買菜,記憶中二、三十年前單飛異國陪公子讀書的歲月才有;附近超市說近也不近,說遠又不遠,短程停留,無車可開,揹着那些食物回家已夠辛苦的。
熟悉的經驗又回來了,超市變成唯一的選擇,而且總選在大清早出巡,卻也無甚驚喜可言,也許是童年陰影吧,一個子女眾多的十口之家,物質總是匱乏,自立門戶後,凡食物永遠買到多過頭,好像是一種對昔日的補償,可悲的是小時候永遠覺得吃不飽,老來喝多幾杯水就飽腹,但習慣仍改不了,一出手就渾忘所以的買到兩大雪櫃都容不下。食物雖多,但印尼妹不是知味人,她們心目中的美味是咖喱雞、咖喱牛肉,有了登龍街大利行的咖喱醬,誰也能煮得出這兩味永不失手,最近還發現那家的皮蛋尤勝蘇杭街那家,皮蛋切細加浸透的江瑤柱燉蛋也大受歡迎。
每周一次的母子之約,餐桌上總變着花樣,蒸魚、蒸鱔、清炒鱔背等是他之所愛,一次火炭的清姐姐特地送來最拿手的豉油雞,這口味刁鑽的小子一試,就知非老媽子出品。
大疫當前,苦中作樂,無聊才讀書,如今加上一項無聊才下廚,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家拿手獨門秘笈。哎,生於亂世,自求多福之外,還得自求人間可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