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碧才40歲,自己發現一邊乳房發脹,以為是經前變化,經期來後,好像消失了。經過數個月的觀察,雖然經期過後,是減少了一些,但一照鏡子,一邊乳房都是較豐滿及堅挺,心裏有疑惑,但自己才剛40歲,心想不會是乳癌吧?
碧終於決定找醫生診斷,醫生都認為兩邊乳房不對稱,雖然摸不到一個硬塊,都應該做乳房X光及超音波,影像顯示脹大的乳房有廣泛的鈣化點,及右下側形成光影,超音波所見,乳房有不規則的陰影。醫生安排了粗針穿刺檢查,結果證實是三陰性乳癌,正電子掃描看見外側一半乳房都有活動,腋下淋巴結第一至三組,鎖骨上淋巴結都有活動,兩邊肺部都有粒狀擴散,已屬第四期,消息對碧來說,確是晴天霹靂,她還是單身貴族,仍滿肚子大計,在職場馳騁。
醫生根據最新的免疫治療法,為她進行了四個多月的紫杉醇、白金針及免疫藥物,乳房慢慢回復外觀,觸感也回復鬆軟,與另一邊正常的乳房無異,正電子掃描看到乳房、淋巴結及肺部腫瘤全都消失了,醫學上稱之為「癌細胞活動靜止」(metabolic quiescence)。
一般第四期乳癌治療是藥物為主,手術只是紓緩胸口潰爛或減少身體腫瘤的負荷。阿碧的情況,藥物治療效果很好,我們在乳癌專家會議討論,大家都贊成動手術切除乳房,減輕體內腫瘤負擔,亦可了解組織病理的變化。手術切除了乳房及周邊淋巴結,病理化驗是完全緩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即顯微鏡下,原有癌細胞完全消失,這亦代表癒後率提升。
阿碧做完手術康復後,接受了胸口的放射治療,繼續服用免疫藥物,定期檢查,一年以來,還是安好,她亦繼續上班。新的免疫療法,改變了三陰性病人的命運。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