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開EGM力爭以股代息小股東號召維權 告滙控違諾

冀開EGM力爭以股代息
小股東號召維權 告滙控違諾

【本報訊】滙控(005)除淨後卻停派股息,史無前例,小股東失望之餘化悲憤為行動。有資產管理公司擬展開維權行動,包括成立滙豐小股東權益大聯盟、籌集足夠股份召開特別股東大會(EGM),以及入稟高院控告集團違反承諾;但有投資界指,大衞擊倒哥利亞成事機會不大,料英倫銀行出手前已備足夠法理依據。
記者:劉美儀

因滙控停派股息捲起的傳聞不斷發酵,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稱,已遷冊近30年的滙控,董事會內有成員不滿英倫銀行辣手通牒,正就集團總部應否由倫敦再遷冊回港作討論。但滙豐發言人回覆本報指,「並沒有就檢討集團全球總部進行討論,亦冇計劃重啟相關議題」。

大批小股東不滿滙控停派股息,號召同路人籌集股份,欲舉行EGM維權。資料圖片

300人響應 佔600萬股

繼前日下挫一成後,滙控昨在港再跌2.6%,收報38.9元。小股東要號召同路人舉行EGM維權,根據聯交所網頁所載,按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第566條,佔全體有權在股東周年大會上表決的股東,總表決權最少佔5%,可要求召開股東大會。儘管滙控在英國註冊,據當地相關法規,股份門檻同樣達5%,亦可召開股東大會。

擬推動維權的順裕資產管理,其市場發展部經理葉子晴表示,該股東聯盟已聚集300人,股份數目約600萬股;聯盟亦已有律師團隊預備發起訴訟,同時網上召集股東,適當時間將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葉批評滙控除淨卻未有派息,涉嫌欺騙小股東及令外界對銀行期望落空,股東體諒逆境中滙控要保留現金,但認為以股代息選擇應該存在;集團高層收入比例亦過高,應停發董事袍金一年捐予政府抗疫。

分析:冇乜成功機會

不過,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認為,小股東發起維權擊倒集團決定,「冇乜幾大用途及成功機會」,除了要籌集足夠股份召開EGM不易達標,控告集團涉曠日持久法律訴訟,「打幾年官司最終堂費由誰埋單」;況且英國監管機構料非省油的燈,出書面通知要求銀行停派股息前,相信已釐清法理依據,若有空間可以挑戰,相信滙控主要股東及大型券商早已出手。

《金融時報》報道,就今次不派末期息決定,滙控主席杜嘉祺曾向股東進行解釋,包括第二大單一股東平保(2318)董事長馬明哲。

消息透露,除淨後不派息雖有爭議,但派息條款通知一般載有政策風險的免責保障;至於因外部環境逆轉及監管命令,不派今年季息及中期息,並不構成企業違反承諾理據。

從英倫銀行副行長Sam Woods日前向七大英資行所發信件,措辭強硬接近「威嚇」,「倘不行動當局會準備運用監管權力使其就範」,反映當局早已「預埋」一眾銀行有法理基礎如何拆彈。英報即時傳出滙控有董事會成員不滿當局,干預董事會派息決定討論遷冊回敬,也未嘗不是整體佈局戲碼,表達集團對停派息命令的不滿,及站在受害股東同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