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有功 海洋哺乳類數量增

保育有功 海洋哺乳類數量增

英國《自然》科學期刊刊登由英國和沙地學者的聯合研究,發現124種哺乳類海洋生物之中,47%數目近數十年大幅增加;研究員說若各國能增加海洋保護區面積,並按《巴黎協定》減慢暖化,海洋生態有望在2050年從污染和濫捕中復原。

海洋生態2050年或復原

數目有增長的動物包括由南極洲移居澳洲東部的座頭鯨,每年增長約一成,尤其在1986年禁止捕鯨後,由1968年的數百條,遞增至今天約四萬條。灰鯨就由1949年的4,000條,增加到兩萬條;1950年代只有約千條的藍鯨,今天數目已達一萬至兩萬條。

另外,19世紀幾乎絕迹的北象海豹,在悉心保護下如今已逾20萬隻;仍屬瀕危的海龜數目亦有增長,其中日本父島綠龜保育計劃下,雌龜數目由1970年代僅有50隻,2010年已達600隻。

全球海洋保育區範圍亦急速擴展,由2000年僅佔全個海洋0.9%,到今天比例已增至7.4%,達2,690萬平方公里。不過,研究作者批評保護區守衞普遍不嚴,94%地區亦容許捕漁。

研究指海洋生物數目回升,部份原因是禁用污染物有成效,特別是破壞性極強的鉛和三丁錫;各國收緊油船安全條例後亦少了漏油意外。
英國《泰晤士報》